发布时间:2024-09-16
一张从北京飞往上海的机票,价格竟然只有9元。 这不是促销噱头,而是廉价航空的日常。近年来,随着廉价航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得以“白菜价”飞上蓝天。然而,这些航空公司真的不会亏本吗?
事实上,廉价航空不仅不亏本,反而盈利能力惊人。 以国内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春秋航空以26.77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A股七大上市航司之首。 相比之下,中国东航、华夏航空同期分别亏损26.07亿元、6.97亿元。
如此惊人的盈利能力,源于廉价航空独特的商业模式 - 低成本运营。 廉价航空通过各种方式将成本压至最低 ,同时将服务拆分开来收费,从而实现低价机票与盈利的平衡。
对消费者“狠”是廉价航空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飞机上,廉价航空一般不会提供免费的餐饮服务、托运行李等,空乘人员还会在飞行时售卖食物、纪念品等产品。座位也更加紧凑,甚至取消座椅后仰调节功能,以提高飞机座位数,增加飞机运载能力,摊薄单位成本。此外,廉航还会选择停靠在机场内较远的航站楼和登机廊桥,或采用摆渡车登机/下机的方式接送乘客,以减少租用机场内较昂贵设施的费用。
对自身“更狠”则是廉价航空降低成本的另一大法宝。 在飞机选择上,廉航会尽量单一化,如春秋航空主要采用空客A320系列飞机,以降低购机或租赁成本,简化培训与管理流程。飞行时间也被安排得更紧凑,春秋航空2019年机队日利用率为11.24小时,高于行业均值1.91小时。在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方面,廉航也是能省则省,春秋航空2022年销售费用率仅为2.15%,管理费用率为2.25%。
这种“省钱”之道让廉价航空得以提供远低于传统航空公司的票价。 据中邮证券数据显示,春秋航空的单位运价相比三大航低约三成,2019年春秋航空客公里收入为0.3620元,相比三大航均值低28.4%。
廉价航空的兴起正在重塑整个航空业的竞争格局。 传统航空公司不得不通过设立低成本子品牌等方式来应对挑战。然而,廉价航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价廉”的同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都是廉航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尽管如此,廉价航空的未来依然充满机遇。根据亚太航空中心统计,2013年至2022年,全球低成本航空的区域内航线市场份额从29.8%提高至34.3%,国际航线市场份额从9.5%提升至17.9%。在国内市场, 2020年中国廉价航空市场份额仅为11.1%,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人们对航空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和短途出境游方面。廉价航空以其经济实惠的价格和灵活的服务,有望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将是廉价航空面临的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