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白内障是全球首要致盲性眼病,我国50-60岁人群发病率高达70%。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白内障手术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已成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
白内障手术通常采用超声乳化技术。医生会在角膜边缘制作两个小切口,通过其中一个切口伸入超声乳化探头,将混浊的晶状体核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吸出。整个过程通常只需15-30分钟,切口小于3mm,无需缝合。这种微创方法大大减少了术后反应,患者术后1小时即可回家。
然而,并非所有白内障手术都如此简单。对于复杂病例,手术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眼部和全身状况。以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为例,医生需要根据青光眼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策略。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可能需要联合小梁切除术;而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则可能采用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的方式。
对于合并屈光不正的患者,手术方案也需个性化定制。例如,高度近视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术后屈光状态,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医生还会根据患者需求选择不同的人工晶体,如单焦点、双焦点或多焦点晶体,以满足不同生活方式的需求。
随着技术进步,白内障手术正朝着更精准、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精确地规划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同时,新型人工晶体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如可调节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白内障手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仍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有人认为要等到白内障“成熟”后再手术,这可能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事实上,当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就可以考虑手术了。
总的来说,白内障手术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恢复视力,还能让患者重新发现世界的美好。因此,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