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道口烧鸡,这道被誉为“天下第一鸡”的中华名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然而,它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天下的蜕变过程。
道口烧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当时,在河南省滑县道口镇的卫河之畔,一位姓张的商户开始制作烧鸡。然而,在接下来的100多年里,这家烧鸡铺子一直默默无闻,生意平平。
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一位名叫张炳的人接手了这家烧鸡铺子。张炳在接手初期也未能立即改变店铺的状况。转折点出现在一位曾在清宫御膳房任职的儿时好友姚寿山的到访。姚寿山同情张炳的处境,便将御膳房中制作烧鸡的秘诀传授给了他:“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
这简单的十个字,成为了道口烧鸡崛起的关键。八料包括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而老汤则是经过多次烹煮的秘制卤鸡汤。张炳按照这个秘诀不断摸索改进,最终制作出了异香浓郁、独具风味的烧鸡。
张炳的成功不仅在于掌握了制作秘诀,更在于他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选鸡、宰杀、褪毛、开剖加工到撑鸡造型,再到油炸、烹煮、掌握火候、用料用汤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他将烧鸡铺子的名号定为“义兴张”,寓意“义友济兴”。
道口烧鸡的名声很快传遍四方。据当地传说,乾隆皇帝南巡时途经道口,被烧鸡的异香唤醒,品尝后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佳馔”。从此,道口烧鸡成为御用贡品,品质日益提高,广销各地。
道口烧鸡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更在于其独特的风味。它入口酥香软烂,肥而不腻,凉热均可入口。更令人称奇的是,食用时无需工具,只需轻轻一抖,骨肉就能自行分离。
如今,道口烧鸡已成为中国四大名鸡之一,与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沟帮子熏鸡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鸡”。它不仅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瑰宝。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天下,道口烧鸡的崛起之路,正是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