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楼市全军覆没,温州鹿城区房价从2.5万跌至1.9万,跌了6000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温州楼市的崩盘,折射出中国房地产市场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2023年8月,温州房价连续第四个月下跌,鹿城区房价从2.4万跌至2.2万,瓯海区从2万跌至1.9万,龙湾区从1.6万跌至1.5万。这一轮下跌始于2021年下半年,至今已持续两年,显示出温州楼市的脆弱性。

温州楼市崩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民间借贷危机。当时,温州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其中约60%的民间借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房价泡沫。2005年至2011年间,温州房价“乘着火箭”直线飙升,市区商品房销售均价从8045元/平方米疯涨至32674元/平方米,不到6年涨了4倍有余。

然而,温州楼市的“封闭性”问题最终导致了泡沫的破裂。一方面,温州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制造业和房地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失衡,外来务工人员难以承担高房价,导致市场需求结构畸形。当经济环境恶化、资金链断裂时,楼市泡沫迅速破裂,房价大幅下跌。

温州楼市的教训,对中国其他城市具有重要警示意义。首先,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其次,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再者,房地产政策需要因城施策,避免一刀切。最后,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短期刺激。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严峻挑战。2022年,住宅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5%,2023年1-9月累计同比下降8.4%。住宅销售面积2022年同比下降26.8%,2023年1-9月累计同比下降6.3%。房价方面,70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较2021年8月的峰值水平只下降了3.0%,但民间调查显示实际跌幅要大得多。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2年11月,推出了面向房地产市场的综合金融支持措施,包括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流动、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企业债券发行等。2023年夏季以后,又放宽了抵押贷款相关监管,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仍有待观察。有专家认为,降低首付比例和抵押贷款利率对销售的影响有限且具有滞后性。更根本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对陷入困境的开发商进行国有化,或帮助他们寻找愿意购买的买家。

温州楼市的崩盘,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都警示我们: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需要与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相协调,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防范风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温州的覆辙,实现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