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建筑|基于“低碳、零碳、负碳”的绿色建筑未来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建筑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建筑领域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3%和温室气体排放的39%。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正朝着低碳、零碳、负碳三个方向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低碳建筑旨在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大幅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零碳建筑则进一步要求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碳排放为零。负碳建筑则更进一步,不仅实现零排放,还能通过各种手段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三个方向代表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目标。

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在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到建筑的施工、运营,再到最终的拆除和回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碳排放。例如,选择轻质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的碳足迹。一项研究显示,使用Placo干墙系统代替传统的水泥抹灰墙,可以将全球变暖潜力降低63%,一次能源使用降低49%。

在能源利用方面,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是两大关键策略。南京中丹生态城绿色灯塔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通过全方位的精确计算,实现了高效节能。它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和“变风量”新风系统,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建筑的零碳目标。

生物基材料的应用也是实现负碳建筑的重要途径。一些生物基材料,如木材、大麻纤维等,在其使用阶段会储存碳,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基材料的隐含碳排放可能高于传统材料,因此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

随着技术的进步,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正在不断降低。2010年左右,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可能高达300-400元/平方米,而现在,三星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已降至约150元/平方米。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将绿色建筑标准纳入企业内部要求,如万科、龙湖等知名房企。

展望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预计到2050年,全球建筑行业将实现净零碳排放。同时,绿色建筑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然而,绿色建筑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绿色建筑的运行标识比例仍然较低,三星项目的比例相对较少。此外,绿色建筑的市场氛围尚未完全形成,一些关键企业的绿色建筑内部标准有待提升。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推动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建筑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绿色建筑必将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可持续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