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类综艺又上新,《演技派》带来了什么独家“戏”?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在表演类综艺扎堆的当下,《演技派》凭借其独特的“以剧代练”模式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真实的片场生态图景。

这档由优酷推出的年轻演员片场生存真人秀节目,共14期,由于正担任发起人,吴镇宇、张静初、张颂文担任表演老师。与传统表演类综艺不同,《演技派》将镜头对准了演员从进组、建组、选拔、试戏到定角的全过程,把棚录地址选在影视化制作的第一现场——横店,为观众揭开影视剧制作的工业流程、剧作的幕后故事及行业真相。

节目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以剧代练”的模式。《演技派》并非简单地让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片段,而是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一部剧集的制作中。节目中,演员们一起出演由于正亲自执笔创作的《紫禁城里的小食光》,并接受现场导师、客座表演教授、前辈演员的指导,逐步完善自己的演技。这种模式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演员的成长过程,更真实地展现了片场的生态。

在第一集中,30名青年演员需要依次进入片场接受四位导师的选角面试,根据导师出的题目进行高难度的即兴表演。表演指导张颂文在现场对新人的指点简单却直指表演重心,如让赵天宇直接去室外在雨中跑20米,以展现“被浇透”的感觉。这种基于生活真实的表演指导,让观众和演员都明白了表演的根本不需要过多的举动。

《演技派》在制作上也颇为用心。节目是首次尝试连续近百天不间断拍摄的综艺节目,并为演员们定制了一个影视化考核基地,进行表演课堂的训练及影视化习作的考核。节目中所有的故事均为原创,所有场景均为实景搭建。节目舞美的一大特色是道具精致,很多道具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一件衣服便集合了盘金绣、苏绣、湘绣、粤绣等多种绣法,衣服上的一个图案就需要三天的工时。

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不仅提升了节目的品质,也体现了《演技派》试图把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全部浸染到戏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希望通过这一代人的努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下一代和全世界的愿景。

在同类节目中,《演技派》虽然在话题度和流量上可能不及一些竞品,但它在专业性和真实性方面的努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节目豆瓣评分攀升至7.1,在圈内的口碑持续走高。更重要的是,《演技派》为年轻演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节目播出后,周陆啦、郑湫泓、辣目洋子、王鹤润、郑彬彬等有潜力的青年演员开始被市场关注。

《演技派》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表演类综艺的模式,真正将镜头对准了演员的日常工作和成长过程。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影视行业的机会,也为年轻演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战平台。这种模式或许可以为未来的表演类综艺提供新的思路:如何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更好地展现表演艺术的本质,为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