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杀死关羽父子后,为何就突然暴毙而亡?吴主孙权:他独断独行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公元219年,东吴大将吕蒙率军偷袭荆州,成功击败蜀汉名将关羽,并将其擒杀。然而,就在吕蒙功成名就之际,他却突然暴毙,年仅42岁。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三国格局,也引发了后人对吕蒙之死的诸多猜测。

吕蒙杀死关羽的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当时,关羽正率军攻打樊城,吕蒙趁机率军“白衣渡江”,突袭荆州。他先是以计谋说服公安守将傅士仁投降,随后又利用士仁说服江陵守将麋芳归降,最终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重镇。关羽闻讯后急忙回撤,但在途中被东吴将领朱然、潘璋设伏擒获。面对吕蒙的劝降,关羽宁死不屈,最终被吕蒙下令处死。

吕蒙的突然死亡引发了后人诸多猜测。有人认为他是被孙权所害,因为吕蒙功高震主,威胁到了孙权的地位。然而,这种说法缺乏确凿证据。根据史料记载,吕蒙生病后,孙权将其安置在内殿,千方百计诊治护理,并下令在国内招募医者,赏赐千金。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到床前探视。吕蒙最终在孙权内殿中去世,孙权悲痛万分,缩食减眠以示哀悼。这些举动表明,孙权对吕蒙的死感到非常悲痛,不太可能是他下的毒手。

另一种说法认为,吕蒙之死是积劳成疾所致。吕蒙少年时就跟随孙策将军,累封别部司马。孙权在位时,吕蒙继续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长期的征战和手不释卷的生活,很可能导致他积劳成疾。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吕蒙的突然死亡。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吕蒙之死与当时流行的瘟疫有关。在公元220年前后,东吴西陵太守甘宁、护军校尉孙皎、右护军蒋钦等人也相继因病去世。这种巧合引发了历史学者的猜测,认为这些东吴将领的去世可能与当时流行的瘟疫有关。

吕蒙的突然去世对东吴造成了重大影响。他不仅是东吴的重要将领,更是孙权倚重的谋臣。吕蒙的死使得东吴失去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对东吴的军事和政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吕蒙与关羽的对比颇为有趣。两人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都以勇猛善战著称。然而,关羽过于自负,最终导致兵败被杀;而吕蒙则善于审时度势,最终成功击败关羽。但两人都未能善终,关羽被杀,吕蒙暴毙,这或许正是乱世英雄的宿命。

吕蒙之死,无论是因积劳成疾还是感染瘟疫,都反映了三国时期武将的悲惨命运。他们为了国家和君主鞠躬尽瘁,却往往难以善终。吕蒙的一生,既是东吴崛起的缩影,也是乱世武将命运的写照。他的故事,值得后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