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烧焦的食物易得癌?5个做饭习惯,能减少有害物质

发布时间:2024-08-29

Image

烧焦的食物不仅口感不佳,还可能暗藏健康隐患。根据汕头市卫生健康局的信息,当食物被加热到过高温度时,其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还可能生成包括致癌物在内的有害物质。那么,烧焦食物中究竟含有哪些有害物质?我们又该如何在日常烹饪中减少这些物质的产生呢?

烧焦食物中的三大致癌物

  1. 丙烯酰胺:当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如土豆、面包等)在120℃以上高温烹制时,很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作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

  2. 杂环胺:在200℃以上的高温下烹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时,会产生杂环胺。这种物质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与肝癌、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

  3. 苯并芘:当油温超过300℃时,脂类物质会发生热裂解反应,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苯并芘。它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肺癌、消化道癌等。

5个做饭习惯减少有害物质

  1. 控制油温:煎炸时油温应控制在150℃以下,此时冒油烟很少,食物丢进去后会大量起泡,但不会马上变色。如果已经大量冒烟或食物变色太快,说明温度过高了。

  2. 及时清理油内杂质:油炸食物时,经常会有小渣滓或碎屑留在锅里,它们经过长时间反复煎炸,会发黑变煳,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因此,要准备一个网眼非常细的小笊篱或漏勺,及时捞出油里的杂质。

  3. 炒完菜后马上刷锅:黑色的锅垢反复受热后,会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因此,炒完一道菜后,一定要先把锅刷干净再炒下一道菜。

  4. 使用水煎法:对于一些半成品食物,如鸡米花、鸡排等,可以尝试用水煎法代替油炸。具体做法是在锅底放一点点油,加一勺水,利用蒸汽把食材熏热、蒸熟,水分蒸发后,少许油会把食材底部煎脆。

  5. 全程开启油烟机:炒菜时一定要开足油烟机,炒菜结束后也尽量保持油烟机工作3~5分钟,确保有害气体被充分排出。

合理饮食无需过度担心

虽然烧焦食物中确实含有致癌物质,但并不意味着吃了就会得癌。正如日本癌研究会的实验所示,将焦黑食物直接投给仓鼠食用,的确能诱发肝癌,但如果将食物烤焦后拌到饲料中再喂,终其一生(仓鼠寿命为2年左右)地投喂,试验中没有发现仓鼠因此得癌。这说明,致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偶尔吃一点烧焦食物不必过分担心。

总的来说,我们在日常烹饪中应该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保持厨房清洁,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果,才是维护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