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南极冰川覆盖着约139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占南极大陆的98%。这片巨大的冰盖平均厚度达2000-2500米,最大厚度超过4000米,蕴含着全球90%的陆地冰量和70%的淡水。然而,这片看似静谧的白色世界,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化。
南极冰川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渐新世末期,大约在500万年前就达到了目前的规模。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解体,南极洲逐渐被南大洋包围,形成了独特的环南极流。这种隔离使得南极洲开始变得异常寒冷,为冰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南极冰川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是“世界寒极”,平均气温低至-49°C,更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器。冰盖表面的高反射率将大量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帮助维持地球的低温状态。同时,南极冰川的融化和冻结过程也影响着全球的水循环和海洋环流。
然而,近年来南极冰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以思韦茨冰川为例, 这个被称为“末日冰川”的庞然大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思韦茨冰川明显退缩,1992年至2017年间,其接地线每年退缩0.6至0.8公里。更令人担忧的是,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从上世纪90年代每年融化100亿吨冰,到现在已经达到了800亿吨。
科学家们发现, 导致思韦茨冰川快速融化的罪魁祸首是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流 。这股温暖的水流沉在海底,随大西洋深海洋流进入南极,最终汇入环绕南极大陆的洋流。在南极西海岸,太平洋水温的升高导致风向改变,推动这股暖流更加强劲地冲刷冰川底部。
如果思韦茨冰川继续以目前的速度融化,最终崩塌将不可避免 。这不仅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厘米,还会释放出南极洲西部的其他主要冰体,这些冰体加起来可能会使海平面上升2-3米。这对许多国家,尤其是沿海城市和低洼岛屿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南极冰川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冰芯样本,科学家们可以获得过去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气候记录,包括当时的气温、降水情况以及大气化学成分。这些数据为我们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南极冰川的命运将直接影响到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因此,加强对南极冰川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是科学探索的需要,更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