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肉桂与桂皮有区别且不是同出一源?那是因为你被人所误导了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肉桂和桂皮,这两种常见的香料,虽然在中文里常常被混用,但实际上它们并非同一种东西。那么,它们究竟有何区别?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香料界的“双胞胎”之谜。

首先,从来源上看,肉桂和桂皮就不是同源。肉桂是樟科肉桂树的树皮,主要产自斯里兰卡(锡兰),因此也被称为“真肉桂”或“锡兰肉桂”。而桂皮则是一个泛指,包括了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川桂等多种樟科植物的树皮,主要产自中国和越南。

在外观上,肉桂和桂皮也有明显区别。肉桂通常呈中空的细管状,颜色为棕红色,外表粗糙,内表面平滑有细纵纹。而桂皮则多为带外层树皮的块状,颜色较深,外表有龟纹状凹斑。肉桂的厚度也普遍大于桂皮,最厚可达1.3厘米。

气味方面,肉桂的香味更为浓郁,闻起来醇厚怡人,而桂皮的香味则相对清淡,略带刺激。这种差异源于它们所含挥发油成分的不同。肉桂的挥发油含量为1%~2%,主要成分为肉桂醛,而桂皮的挥发油含量约为1%,除了肉桂醛外,还含有丁香油酚。

在用途上,肉桂和桂皮也各有侧重。肉桂主要用于西餐、西点及饮品制作,如肉桂面包、苹果派、肉桂卷等。它也被广泛用于烘焙和调制咖啡、热饮红酒等。中医还认为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阳痿肾虚、宫冷阳虚等症状。相比之下,桂皮更多地应用于中式烹饪,是卤味和肉类菜肴中不可或缺的香料。中医也认为桂皮可以祛风散寒、温中止痛,用于治疗痢疾腹痛、腰腿疼痛等。

有趣的是,肉桂和桂皮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在西方,肉桂曾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香料,价格一度比黄金还贵。它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还象征着幸福与甜蜜。瑞典人甚至将每年的10月4日定为“肉桂卷日”,庆祝这种香料带来的快乐。在中国,桂皮则有着更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桂皮就被视为一种长生药,备受王公贵族追捧。后来,它逐渐从药房走进厨房,成为中式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香料。

尽管肉桂和桂皮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两者都含有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们都能为食物增添独特的香气,提升菜肴的风味。然而,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两种香料仍然很重要。正如一位老厨师所说:“虽然不能说桂皮与肉桂是‘风牛马不相及’,至少从骨子里就不是一回事,顶多算是近亲属关系。”

下次当你在厨房里拿起一罐“桂皮”时,不妨多留意一下,看看它究竟是肉桂还是桂皮。这种看似微小的区别,可能会为你的烹饪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