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嘉兴,这座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见证了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转型历程。从古代的“鱼米之乡”到今天的工业强市,嘉兴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变迁。
嘉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作为环太湖文化区的发源地,嘉兴自古就是中国南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是吴越两国角逐的舞台。秦朝时,嘉兴正式设县,开启了其作为行政单位的历史。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嘉兴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唐代,嘉兴成为中国东南重要的产粮区,被誉为“浙西三屯,嘉禾为大”。然而,真正改变嘉兴命运的是近代以来的工业化浪潮。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抓住机遇,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迅速转型为工业强市。20世纪80年代,嘉兴开创了乡镇企业模式,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块状经济。没有森林资源的嘉善县成为我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不产棉花的平湖市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服装生产基地……这种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为嘉兴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嘉兴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2005年至2012年间,嘉兴市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从9.8:50.0:40.2调整为4.4:48.8:46.8,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趋于均衡。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嘉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成为嘉兴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嘉兴全市共有33个工业大类、近5万家制造业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933.6亿元,居全省第三。制造业贡献了全市近一半GDP、创造了近一半税收、提供了近一半就业岗位。
嘉兴制造业的崛起,得益于其独特的“腾笼换鸟”战略。从2011年开始,嘉兴实施“退低进高”专项行动,累计腾退低效用地面积22.2万亩,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同时,嘉兴还大力推进“两化”改造,即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嘉兴也走在了前列。2023年,嘉兴“415X”产业集群营收达1.25万亿元,其中网络通信、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3个新兴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近4000亿元。这种集群化发展不仅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嘉兴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作为浙江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嘉兴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嘉兴市委书记陈伟表示,嘉兴将聚焦“智造创新强市”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主体梯队化、雁阵式成长。同时,嘉兴还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鱼米之乡”到工业强市,嘉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嘉兴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向着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