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9
校园霸凌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据英国“反霸凌联合会”2023年11月发布的调查数据,全英格兰约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反映曾遭受霸凌。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度日本中小学校园霸凌事件高达681948起,为有记录以来最高。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伤害的年轻心灵。
校园霸凌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受害者可能会出现衣物、书包等物品无故丢失损坏,不愿上学、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在学校行为异常,身体经常出现不适症状,睡眠出现障碍,精神出现异常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家长和老师应该提高警惕。
遭遇校园霸凌时,首先要确保人身安全。不要激怒对方,可以向路人求救,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必要时采取正当防卫。受到欺凌后,不要沉默或报复,要把事情告诉父母和老师。家长要保持冷静,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孩子权益。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这对校园霸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学校应该日常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设立心理辅导机构,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动向,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在预防和应对校园霸凌方面,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反校园暴凌法》非常系统,迫使父母参与,以阻止儿童多次欺凌他人,霸凌者的父母承担连带责任。英国教育部2017年发布了指导性文件《预防和处置霸凌》,要求每所学校都必须制定具体的反霸凌方案并告知师生和家长。日本2013年通过《校园霸凌预防对策推进法》,将校园霸凌纳入法律调整范围。
校园霸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知识。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未成年学生的法律意识。社会应完善立法,建立起由政府统筹、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关爱特殊群体预防校园暴力的长效工作机制。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