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指南|收好这份三伏养生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长达40天。在这漫长的酷暑季节,如何正确养生,安然度夏,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三伏天养生,首先要顺应季节特点,做到“以热养热”。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付军指出,三伏天既要注意防暑降温,也要注意防“寒”。很多人喜欢在炎热的天气里吃冷饮、吹空调,但这可能导致寒气入侵人体,影响阳气的生发。因此,孙付军建议在三伏天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红糖姜水,或者通过适度运动让身体出汗,以达到“以热养热”的效果。

在饮食方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传博提醒,绿豆汤虽然有解暑的功效,但并非人人适用。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过多饮用绿豆汤可能会加重脾胃的虚寒症状。因此,选择饮食时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决定。

除了饮食,运动也是三伏天养生的重要一环。唐茜医生建议,夏季锻炼应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建议大量饮用冰镇饮料,而是可以选择淡盐水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值得注意的是,三伏天养生也要关注情绪调节。孙付军指出,三伏天里体内的热量较大,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护身心健康同样重要。

在众多养生方法中,中药茶饮和药膳是不错的选择。例如,益气养阴方(西洋参6克、麦冬10克、甘草6克)可以缓解多汗、疲乏等症状;化湿解暑方(香薷、荷叶、陈皮各10克)则适合头昏、肌肉酸胀的人群。此外,羊肉汤、绿豆汤等药膳也能起到健脾益气、祛湿健脾的作用。

然而,三伏天养生也存在一些常见误区。比如,有人认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最热的时候锻炼能增强体质。但唐茜医生提醒,高温下锻炼容易中暑,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强度。还有人认为夏季可以熬夜多玩一会儿,但王传博医生强调,无论什么季节,都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总的来说,三伏天养生要遵循“以热养热”的原则,注意饮食调理、适度运动、情绪管理,并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炎炎夏日中保持健康,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