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道教法师,都叫高功!

发布时间:2024-09-16

道教认为度人需先度己。

从内炼和养生的角度来讲,道士的内炼修为必须达到一定境界,方能行持斋法。

因为人身是一个小宇宙,万神居于身体各部,高功通过精神调动身中的诸神,利用内气运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不经过修炼,神不附身

历代高道都认为,法师必须通过自身修行才能获得行法济人的神通。

在《洞玄灵宝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陆修静认为“法师”之职应该是“道德内充,威仪外备,俯仰动止,莫非法式,三界所范,鬼神所瞻,关启祝愿,通真召灵,释疑解滞,导达群贤。”

张宇初在《道门十规》中提到:“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为先,次以参究为务。

先求岩谷明师草衣木食之士,开发万法根宗,精励香火,止佩一法一职,苟能晨夕炼神养气,修持不怠,与神明交格,言行无慊,何患法之不灵,将之不佑。”

《天坛玉格》也指出:“不行修炼,将不附身”。

吾身即宇宙,宇宙即吾身

明代成书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斋法行持内炼的理论基础、内炼要求及方法。

《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说:“自古神仙以精思而得道者,多皆诚思之道也。

专以我深潜静定,炼毓阳神,然后密运诚思,当合二者,通为一片精密工夫也。

微到意念,则精神自归源矣。

未至于此者,须当静坐运用乃善。

今人行持,多是作用外事,岂知天地万化尽在我身。

泥丸之上即是天宫,双肾之下即是地狱。

两眉间入三寸曰泥丸,即脑也。

脑曰精根,两肾中间曰丹田,朱陵火府即心宫,泥丸之下亦是河源,即十二经脉之源。

东井天河之水,即是神水,上升至泥丸。

而下润者乃五行相生真气,即是五脏相生真气。

心中运真火,肾中运真水,皆不出身内造化。”“即我元始悬一宝珠,如黍米,在空悬之中,登引千真万圣也。”

这里明确了斋法行持内炼理论上说,就是依据“吾身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身”,头部的泥丸宫代表上界天宫;泥丸之下是十二河源,即中界,即为人间;而双肾以下则为下界地狱。

所以法师元阳上升天宫之时,必经泥丸,而下拔九幽时则是运神会于双肾以下之下丹田,更多的神与气的运作则是在中界进行的。

静思内炼方能登坛行法

在行持斋法内炼要求方面,《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说:“吾教建斋之始,必先设置存真之幕,宜当入靖精思,静神会道,从无入有,混合百神于一心,以有运无,敛藏万化归一息,非至学之士,岂知珠内妙化哉”。

这要求高功法师在行持斋法前要静思内炼,澄心涤虑,做到物我两忘,运精会神,贯阴阳于一致,方能登坛行法。

关于行持内炼的方法,《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登坛宗旨门》道法释义品说:“四曰采炼祖气,以生圣胎法身。

夫谓祖气者,人人具足,不假外求,学者当明。

朝朝存思,守而勿失,真积既久,乃成圣胎。

然后见所谓法身,出有入无,神功妙用,与造化流同也。

五曰行内练。

诀曰五行顺则生人,逆则生丹,一毫情欲之萌即耗真气。

学者常当吐浊纳清,收视返听,使五行真气攒簇于神室之中,无须间断,可以长生久视,可以济显度幽。

神动则气随,无施不可也。

六曰黍珠神化。

吾身自有始青天浮黎土,黍珠一颗,不用外求,当知此理,散之则弥满六合,敛之则不盈一握。

七曰中理五气,混合百神。

学者当常常持其志,以养其气,使之归于元海,听命于我之元神,则随所设施混合百神也。”

因此,对于斋醮科仪的主坛——高功自身来说,其内功要求极高。

在举行斋醮科仪时,不能只注重外表的动作优美、娴熟和音乐的悦耳动听,而忽视了其根本——内炼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