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涡扇10B都出口巴基斯坦了,歼15却还在用AL31F-3发动机?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涡扇10B发动机已经出口巴基斯坦,而歼15战斗机仍在使用AL31F-3发动机,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复杂历程。

歼15作为中国海军的第一代舰载机,其特殊性决定了它对发动机有着更高的要求。舰载机需要在航母的特殊环境下起降,面临着高湿、高盐等恶劣条件,这对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歼15需要专门设计的舰载机发动机,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陆基战斗机发动机的改进版。

歼15的研发历程也影响了其发动机的选择。为了配合辽宁舰的服役时间,歼15的研发周期非常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成熟可靠的AL31F-3发动机成为了一个合理的选择。这种发动机已经在俄罗斯苏33舰载机上得到了验证,能够满足歼15的初期需求。

然而,国产涡扇10系列发动机的发展也在稳步推进。涡扇10A发动机的推力最初只有12.9吨左右,与AL31F-3的13.5吨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涡扇10B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最大加力推力达到了14.5吨左右,超过了AL31F-3。这种进步为歼15换装国产发动机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歼15已经开始换装涡扇10B发动机。2024年春节期间,就有报道显示歼15战机已经全面换装涡扇10B系列发动机。这一换装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舰载机发动机的换装涉及复杂的测试和验证过程。

从性能角度来看,换装涡扇10B发动机将显著提升歼15的作战能力。歼15基本型的最大挂载能力在7.5吨到8吨之间,而换装涡扇10B后,这一数字有望提升到8吨以上。对于更先进的歼15B型,其最大挂载能力甚至可能达到10吨左右,这将极大地增强其多用途作战能力。

总的来说,歼15继续使用AL31F-3发动机是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包括舰载机的特殊需求、研发时间的紧迫性以及国产发动机的成熟度。但随着涡扇10B发动机的成熟和换装工作的推进,歼15将逐步摆脱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实现真正的国产化。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也展示了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