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莲英惊人三大绝活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李莲英的家境起初并不如意,他的父亲曾通过非法贩卖硝磺赚些钱,险些因此入狱。
幸运逃脱后,李家转行做皮匠,因此李莲英被称作“皮硝李”。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外号实际是针对李家而非他本人,因为他9岁时就进了宫,显然不可能掌握制鞋的工艺。
李莲英的三大绝活并不包括造鞋,那么到底是哪三绝呢?答案是手、口、眼。
此外,他的聪明才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01

先说他的手艺。
李莲英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叫沈兰玉的人,他提供的信息让李莲英抓住了关键机遇。
当时的慈禧尚未成为太后,她是一位贵妃,后宫竞争激烈,没有现代的美颜相机和夸张的化妆术,宫中的妃子们只能在服饰、首饰和发型上下功夫。
李莲英得知后,开始钻研梳头技术,甚至请假十天,去青楼学习当红牌头梳头的绝技。
据《宫女谈往录》记载,宫中专门有负责梳头的太监,一名名叫刘的太监因梳头技艺精湛而得宠。
“小篦李”是李莲英因梳头得势的外号,他的技艺不仅在宫中流传,甚至在朝中大臣弹劾他时也被提及。
李莲英梳头技艺出众,头发再硬也能打理得整齐,并且能避免掉发,他通过在袖子中藏皮毛来吸附掉发。
此外,他还自制洗发水,用猪毛试验并加入醋,使头发更柔顺,这种贴心的服务深受慈禧喜爱。
除了梳头,李莲英的另一绝技是按摩。

02

再说他的口才。
尽管李莲英读书不多,但他擅长讲笑话,常通过听评书和相声收罗笑话,再加以加工讲给慈禧听。
他能声情并茂地表演,甚至加上口技,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03

但李莲英能够成为太监大总管,光有这两项绝技是远远不够的。
他办事得当,人缘极佳,被称为“佛见喜”。
《宫女谈往录》中提到,他办事周到,深受慈禧信赖。
在光绪帝幼年时,两人的关系非常好,李莲英在处理细节上也相当敏锐。
例如一次慈禧与光绪帝等人吃饺子活动中,他发现误放金元宝的饺子被隆裕皇后拿到,并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隆裕皇后因此对他感激有加,后来赐给他不少钱,甚至在他去世后特批墓地供其安葬。

04

第二个例子,《德宗遗事》中记载,光绪帝被软禁期间,某夜李莲英看到他没有被子而泪流满面,将自己的被子给了光绪帝。
他的这种行为表现出对光绪帝的关爱和忠诚。

05

第三个例子与杨小楼有关。
慈禧欣赏杨小楼的表演,欲赐点心,但杨小楼请求赐字。
慈禧一时手滑写错了“福”字,李莲英巧妙解围,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人多一‘点’”,化解了困境。

image

06

慈禧掌权后期,两人关系亲密,李莲英善于处理复杂关系,并曾被派往李鸿章的北洋舰队视察工作。
尽管此行有人送礼,他却严格约束自己,赢得了好评。
回京后,慈禧夸奖他:“总算我没白疼他!”《晚清宫廷见闻》中记载慈禧和李莲英经常互派太监问候对方的饮食起居,反映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尽管慈禧对李莲英的依赖日益增加,但她也避免让李莲英做一些脏手的事情,如监视光绪帝和处理珍妃等事务,皆由另一大太监崔玉贵处理。
据《宫女谈往录》和《太监谈往录》记载,珍妃被投井时曾喊“李俺答救命”,光绪帝也曾感激李莲英,认为他让自己活到了那时。
慈禧去世后,李莲英悲痛欲绝,守孝期满后决定离开皇宫,不顾隆裕太后的挽留。
他的一生虽然充满波折,但在慈禧身边的那些日子,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三大绝技,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