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恭录自《楞严咒句偈疏解》
(二七八)毗陀夜阇
【译】大明咒藏。
【释】毗陀。
即佛陀,翻译为觉者。
因其具备三觉圆满。
夜阇则有“最胜主”的意思,或者称为“帝阇”,意为“伟大的威德”。
尊胜咒中提到“勃塔耶谛”,意指“正觉者尊”。
此咒字源于毗卢佛部,代表佛宝。
还可以找到一字佛顶经及虚空藏念诵中提到的“尔曩尔迦”,翻译为精要与坚实,指的是佛部的内心。
阿嚧力迦是无量悲愍,莲华部的核心;而嚩日啰地力迦则意指金刚摧碎,代表金刚部的精髓。
十四下具的华严四十二字母,皆归入般若门,瑜伽三十七圣,均源于毗卢心。
因此,这段咒文中的神圣字种皆流自这一法界藏心,最终也都归回法界藏心。
【颂】
大明咒藏妙难量
正觉威德最胜王
遍一切处光普照
佛宝常住永吉祥
【解】“毗陀夜阇”是楞严咒的第三会第两百七十八句,这一段咒文实际上是一种降伏法,旨在降伏天魔与外道,因此不应轻易尝试。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的部分多次重复,显现出三宝——佛、法、僧的威德,力求降伏天魔、妖邪及其他不正之邪鬼。
“毗陀”即佛陀,这一词的翻译为觉者,代表着“三觉圆,万德齐全”。
在佛教中,自觉指的是二乘人,而普通凡夫则未能觉察;二乘虽自觉,但未能觉他,故其修行仍显不足。
然而,大乘菩萨能够自觉并觉他,但仍未觉满,最终只有佛才具备完全的自觉与觉他能力。
此咒文中的“毗陀夜阇”也可译作威德或最胜,承载着大光明藏的大明咒的特质,诵念之时则光明普照。
因此在偈文中提到:“大明咒藏妙难量,正觉威德最胜王,遍一切处光普照,佛宝常住永吉祥。”当念诵此大明咒时,可望让三千大千世界都显现出光明,其妙处难以测量。
“毗陀”指的是佛陀,因其代表正觉这里说的“正觉威德”。
而“夜阇”则为威德,或最胜之意,因此在当中有了佛宝的常住与光普照的莫大愿景。
“嗔陀夜弥”则指法宝,而“鸡啰夜弥”则为僧宝。
三宝的威德使所有旁门左道都受到压制。
此段文献构成了一种降伏法,最终的句子如“鸡啰夜弥,啰叉罔,婆伽梵,印兔那么么写”,皆为降伏法的体现。
参与楞严咒打卡报数
宣老、虚云、印光等5个法语平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