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党打手头目戈林,最后与希特勒分道扬镳,解读戈林的腐败一生

发布时间:2024-09-15

Image

赫尔曼·戈林,这位纳粹德国的二号人物,从希特勒的忠诚副手最终沦为腐败的象征,其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戈林出生于一个关系复杂的家庭 ,他的教父与母亲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而父亲则因政治立场被迫退休。这种混乱的家庭环境对戈林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战期间,戈林成为一名王牌飞行员,击落22架敌机,获得德国最高军事勋章。 战后,他在酒馆中遇到了希特勒,并被其演讲深深折服,从此成为纳粹党的忠实追随者。

1923年,戈林在“啤酒馆政变”中为希特勒挡子弹 ,这一行为让希特勒对他感激涕零。此后,戈林成为纳粹党的重要人物,担任冲锋队队长,并在1933年帮助希特勒上台。作为回报,希特勒任命戈林为普鲁士内政部长,并允许他组建秘密警察“盖世太保”。

随着权力的膨胀,戈林的腐败行为也日益猖獗。 他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巨额财富。据史料记载,戈林在1943年的总收入高达424,317帝国马克,其中大部分来自非法渠道。他通过巧立名目的“稿酬”和“咨询费”等方式,从纳粹党控制的企业中获取巨额利益。

戈林还热衷于艺术品收藏和狩猎。 他利用职权,在德国各地搜刮艺术品,并在占领区掠夺犹太人的珍贵藏品。戈林在德国各地拥有多个豪华别墅,其中一处位于柏林附近的施瓦嫩维尔德岛,原为犹太医生夏洛特·赫兹的财产,被戈林以低价强买。

然而,戈林的腐败行为最终导致他与希特勒的关系破裂。 1945年4月,当苏军兵临柏林时,戈林向希特勒发去电报,暗示自己将接管德国大权。 这一举动被希特勒视为背叛,他立即下令逮捕戈林,并剥夺其所有职务和党籍。

战后,戈林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被判处绞刑。 但在行刑前一晚,他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充满争议的一生。

戈林的故事揭示了纳粹德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作为希特勒最亲密的副手之一,戈林从忠诚追随者蜕变为腐败的权力掮客,最终与希特勒分道扬镳。他的命运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纳粹政权腐败和堕落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