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时,血糖多少才算正常?很多人都搞错了,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空腹血糖正常值应该在3.9-6.1mmol/L之间。 然而,很多人对这一重要健康指标的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空腹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关键指标之一,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10小时后所测的血糖值 ,通常在早晨6点到8点之间进行检测。它是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 当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之间时,被认为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如果两次检测值均≥7.0mmol/L,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然而,空腹血糖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糖尿病。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可能包括:

  1.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高糖、高脂食物,或过量饮酒,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2.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代谢,导致血糖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3. 黎明现象:一些人在凌晨3-8点会出现血糖升高,这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

  4. 药物使用不当:降糖药物剂量不足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5. 潜在并发症:如肾脏疾病、甲状腺问题等,都可能影响血糖水平。

要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健康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糖分和脂肪。

  2. 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车。

  3. 定期监测:使用血糖仪或动态血糖监测仪,每天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

  4. 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5.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戒烟限酒。

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无论年龄大小,体重指数>25(亚裔美国人>23)且伴有其他风险因素的人群,应接受糖尿病筛查 。此外,年龄大于35岁者、出现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以及HIV感染者,都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

总之,正确理解和管理空腹血糖对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监测和必要时用药,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风险,维护身体健康。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血糖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