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5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自问世以来,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份教材在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和实践导向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北师大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正如一位教师在使用经验中指出的那样,“教材中方程、函数等内容均注意尽可能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探究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对数学内容及其应用的理解。”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教材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创新的“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引导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材中设立的“做一做”、“议一议”、“想一想”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者,北师大版教材具有明显的实践导向。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借助计算器及电脑,培养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种做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然而,北师大版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教师指出,教材的章节跳跃性大,知识体系分散,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此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运算,可能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北师大版在内容安排和例题选择上也呈现出不同特点。例如,北师大版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安排在八上,先学习一次函数,再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而在例题和课后习题的难度上,北师大版相对简单,这可能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也需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的来说,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在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实践应用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然而,任何教材都不是完美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