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3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可以是单发或多发。根据CT影像学表现,肺结节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虽然肺结节中大部分都是良性结节,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肺结节也会恶变。
那么,如何判断肺结节是否为肺癌呢?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结节的大小是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结节体积越大,恶性的概率就越高。直径在8mm以内的结节,大多数为良性。而直径大于8mm的结节,则需要高度警惕恶性的可能,特别是孤立性肺结节、磨玻璃结节,以及直径大于1.5cm的实性结节。
其次,结节的形态也很重要。良性肺结节的周围比较光滑,边界清晰,形态较为规整,且内部质地均匀。而恶性结节形状不规则,四周不光滑,可见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含气支气管征,结节内部形成厚壁空洞,质地薄厚不均匀。
此外,结节生长的位置也有一定参考价值。靠近支气管的结节多为良性,靠近肺门以及血管的,多为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多长在肺叶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恶性结节多长在肺上叶,且常见于右上叶。
肺结节的钙化程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在做胸片检查时,如果肺结节伴随有高密度的钙质沉淀,则为肺结节钙化。已经钙化以及完全钙化的肺结节,大都是良性的。而恶性结节质地不太硬,完全钙化的几率很低。
最后,肺结节的生长速度也是一个重要参考。良性肺结节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发生改变,或者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体吸收,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大部分的恶性结节,它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特别是小结节以及微小结节,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够有变化。
对于发现肺结节的患者,不必过于恐慌。如果结节直径≤0.8cm,通常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随访中,如果肺结节短期内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密度均匀或变淡,或者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多考虑为良性。反之,如果直径增大,出现实性成分,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或者出现分叶、毛刺和胸膜凹陷征,多考虑为恶性。
对于直径>0.8cm的肺结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非手术活检、手术切除、放化疗、随访等处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早期肺癌,可以通过3D导航精准肺段切除技术进行治疗,只需切除一小个肺段,既能确保将肿瘤切除干净,又能较大程度地保留肺功能。
总之,面对肺结节,既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戒除不良嗜好,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定期随访,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