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锄头选购小技巧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农正站在自家田头,手中紧握一把锃亮的锄头。这把锄头,是他几十年来耕作的得力助手,也是他精心挑选的宝贝。

老农名叫刘治华,今年已经64岁了。他所在的高唐县营马新村,60岁以上的小农户经营着70%以上的耕地。在这个现代化农业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刘治华依然坚信,一把好锄头是农民最可靠的伙伴。

“锄头底下三滴水,抗旱保墒促根尾。”刘治华常常念叨这句流传多年的农谚。他说,锄头不仅能除草,还能疏松土壤,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在浇过水或下完雨后,用锄头划锄,既能增加土壤透气性,又能促进根系发达。

那么,如何选购一把好锄头呢?刘治华分享了他的经验:

首先,要看锄头的材质。好的锄头通常采用优质钢材制作,既坚固又锋利。刘治华说:“我这把锄头用了十几年,刃口还是那么锋利,就是因为选用了好材料。”

其次,要关注锄头的形状和大小。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对锄头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刘治华介绍,北方地区常用的锄头一般较大,适合大面积作业;而南方地区则偏爱小巧灵活的锄头,便于在梯田等复杂地形中使用。

再者,要试一试锄头的重量和手感。刘治华说:“一把好锄头,拿在手里应该感觉既不轻飘飘,也不沉甸甸,而是恰到好处。”他建议,选购时最好亲自试一试,看看是否顺手。

最后,要考虑锄头的做工。刘治华指着自己锄头的接口处说:“你看,这里焊接得多么牢固,一点缝隙都没有。这样的锄头用起来才放心。”

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广,像刘治华这样的老农有了更多选择。他可以选择全程托管,也可以选择部分环节托管。但无论怎样,刘治华依然坚持自己动手,用锄头精心照料着他的土地。

“机械化固然好,但有些活儿还得靠人,靠锄头。”刘治华笑着说,“就像我这把锄头,虽然用了十几年,但还是那么好用。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用下去。”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刘治华和他的锄头,仿佛成了传统农业文化的活化石。他们默默守护着这片黑土地,也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农人的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