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单位大多是“升”,石油为什么用“桶”,桶的大小能随意吗?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其计量单位却有些与众不同。当我们谈论国际油价时,常常会听到“每桶多少美元”的说法。为什么石油要用“桶”作为计量单位,而不是像其他液体那样使用“升”呢?

石油用桶作为计量单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第一口现代油井。当时,人们将开采出来的石油装进桶中存储和运输,因此在进行石油交易时就自然而然地按桶来买卖。这种做法很快就在美国流行起来,并逐渐影响到其他国家。

桶作为石油计量单位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起初,装石油的桶有大有小,一桶石油的容积并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标准。这种情况给石油贸易造成了不小的障碍。直到1872年,美国石油生产商协会作为行业公会确认42加仑(约159升)容积的木质桶作为计量和交易的统一标准单位。10年后,美国联邦政府正式确认了这一标准的法定地位。

为什么选择42加仑作为标准呢?有一种说法是,这个数字脱胎于19世纪使用过的40加仑威士忌桶。1866年,一些较大的石油生产商集会作出决议,为换取用户对交割货量的信赖,在销售价格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将每桶容积增加5%,从而形成了42加仑的新制式。

桶作为计量单位的优势在于其直观性和便捷性。在早期,石油交易主要依靠桶数来计价,直接清点桶数即可完成交易,效率极高。然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这种计量方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桶是一个容积单位,而不同地区产出的原油密度不同,导致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完全相同。其次,随着管道运输的普及,实际交易中很少再使用物理意义上的桶。

尽管如此,桶作为石油计量单位的传统仍然被保留下来。在国际石油市场上,通常是以桶而非吨作为石油的计量单位。这种做法反映了美国在石油工业中的主导地位,也体现了石油作为一种全球性大宗商品的特殊性。

值得注意的是,桶和吨之间存在换算关系。一般来说,一吨原油约合7至8桶。但具体换算时还需要考虑原油的密度。例如,以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为基准,一吨石油约合7.33桶。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石油计量单位也在不断演变。虽然桶仍然是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在实际操作中,越来越多的交易开始采用体积或质量单位。例如,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在内部交易中更倾向于使用吨作为计量单位。

总的来说,桶作为石油计量单位的历史演变反映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尽管这种计量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挑战,但它仍然是理解全球能源贸易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