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对不足。据统计,中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9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水气矿产3种。然而,中国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土地资源方面,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但人均占有土地资源仅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罗斯的1/15。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耕地比重仅为10%多一点,而沙质荒漠、戈壁等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
水资源分布同样不均。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南方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地区仅占19%,导致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开发利用程度高达48%。
矿产资源方面,中国部分矿种储量居世界前茅,如稀土、钨、锡等。但矿产资源分布也存在明显不均衡。例如,铁矿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地区很少;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为集中。
这种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以水土资源为例,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南北方配置不合理,加剧了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为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实施了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以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矛盾。
然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土地资源方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问题严重;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乱采滥挖、破坏环境等问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过度捕捞导致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土地资源方面,依法管理,实行“开源”“节流”,建设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则强调贯彻《矿产管理法》,合理使用,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开发则倡导捕养结合,防治污染。
展望未来,中国需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