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换头!整牙前,搞清你的错颌畸形是牙性还是骨性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牙齿不齐的情况多种多样,从轻微的牙齿拥挤到严重的“地包天”,都属于错颌畸形的范畴。然而,并非所有的错颌畸形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牙齿矫正来解决。在决定进行牙齿正畸之前,搞清楚自己的错颌畸形是牙性还是骨性至关重要。

牙性错颌畸形主要涉及牙齿的排列问题,如个别牙齿的错位或整体牙弓的不协调。这种情况下,牙齿本身的位置或倾斜度不正常,但颌骨的大小和形状基本正常。相比之下,骨性错颌畸形则涉及到颌骨的发育异常,如上颌骨过度发育导致的上唇凸起,或下颌骨过度发育引起的“地包天”。

两种畸形的治疗方法也大不相同。对于牙性错颌畸形,通常可以通过传统的正畸治疗来解决,如佩戴牙套进行牙齿移动。治疗时间一般为一年半到两年,具体时长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然而,对于骨性错颌畸形,单纯的正畸治疗往往效果有限。这类患者通常需要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结合牙齿矫正和颌骨手术来达到最佳效果。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通常包括三个阶段:术前正畸、正颌外科手术和术后正畸。术前正畸的目的是去除牙齿的代偿性移动,将骨性问题暴露出来,为手术创造条件。正颌手术则需要截开上下颌骨,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调整位置并固定,重建正常的咬合关系。最后,术后正畸进一步调整牙齿位置,确保咬合功能的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著名正颌专家王旭东教授指出:“想要解决牙齿排列不齐、错颌、畸形等问题,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问题是牙性还是骨性。”他强调,对于严重的骨性畸形,不应轻易尝试“掩饰性治疗”,因为这可能导致牙齿勉强咬合,对外形美观改善有限,甚至可能影响咬合功能。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王旭东教授团队较早完成了国内首例数字化正颌手术,并通过3D金属打印技术发展了“截骨—固定—定位一体化接骨板系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此外,他们还提出了“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将手术模拟、术后预测和多学科治疗相结合,使治疗方案更加优化。

总的来说,整牙前区分牙性错颌畸形和骨性错颌畸形不仅关乎治疗效果,更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精准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合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重拾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