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金庸的武侠故事表面上讲述儿女情长和江湖恩怨,但细读会发现,即使到了剧终,书中仍然留有大量未解之谜。
比如,在《天龙八部》的结尾,虽然萧峰、段誉、虚竹等人的身世谜团得以揭开,但读者们仍然对以下问题困惑不解:萧远山的汉人师父是谁?扫地僧的真实身份又是谁呢?事实上,只要弄清了扫地僧的真实身份,就能明白他为何要救萧远山,因为他的身份实在太特殊,甚至萧峰见了他都要躬身行礼。
一、天龙第一人扫地僧
天龙时代拥有许多玄幻神奇的武功:隔空伤人的六脉神剑、火焰刀,吸人内力的北冥神功,能催动各种武学的小无相功,以及好似腾云驾雾的凌波微步等等。
然而,只要扫地僧双手合拢,祭出三尺气墙,这些威力无比的神功就会全部化为无形。
萧峰、萧远山、慕容复、慕容博、鸠摩智等都不是他的对手,一场剑拔弩张的大战就这样被他轻松化解。
扫地僧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化解恩怨,他轻轻一掌,分别“击毙”了萧远山和慕容博,然后又用高深的武功和佛法治好了二人的顽疾。
退一步说,如果扫地僧只是单纯地化解恩怨,萧远山能活着走出少室山么?要知道,为了报复30年前的雁门关事件,萧远山变身“大恶人”,杀害了乔三槐夫妇、单家庄一家、谭公谭婆,甚至萧峰的师父玄苦大师也死在他手上。
尽管萧远山也是雁门关事件的受害者,但他为复仇而滥杀无辜,早已引起公愤。
如果他一踏出藏经阁,势必会引来各门各派的围剿。
然而,扫地僧不仅治好了萧远山的顽疾,还点化了他,使其成为自己的座下弟子。
于是,萧远山的处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扫地僧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救他呢?初读《天龙八部》时觉得这是顺其自然,但如果把这个问题与萧远山的汉人师父结合起来,似乎能揭开金庸藏在原文中的一个暗示。
二、萧远山的师父
30年前的雁门关事件中,群雄因慕容博的一句谎言围剿了萧远山一家。
而让群雄未料到的是,21位江湖高手竟被萧远山反杀。
原文写道,那辽人双臂斜兜,不知用何种擒拿手法,便夺到了两位兄弟的兵器,随即一刺一劈,当场杀死两人。
他时而从马背上飞纵而下,时而又跃上马背,行如鬼魅,仅片刻之间,21人中已有11人死在他手下。
萧远山作为契丹人,为何能反杀21位中原高手?答案很简单,萧远山曾说过,他的授业恩师乃南朝汉人,且在师前立誓不与汉人为敌,更不杀汉人,岂料今日一杀十余,使他既愧且痛,死后亦无面目以见恩师。
那时,汉人和契丹人水火不容,这位汉人高手为何要将一身武功传给萧远山,并让他立下不杀汉人的誓言?翻遍《天龙八部》全篇,我们找不到那位汉人师父的线索,但若从民间传说中寻找,那位流落在辽国的杨四郎就能与萧远山师父的信息不谋而合。
这样一来,不仅能解释萧远山为何会中原武功,还能解释为何他发誓不杀汉人。
有读者会质疑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虚构的,怎么能与历史、民间传说混为一谈。
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金庸的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大部分沿用了真实的历史,并涌现了许多历史人物,如《天龙八部》中的完颜阿骨打、耶律洪基、宋帝赵煦等。
此外,金庸还特地在《天龙八部》中写道,乔峰对吴长风说:“吴长老,当年你独守鹰愁峡,力抗西夏‘一品堂’的高手,阻止了他们刺杀杨家将的阴谋。
单凭杨元帅赠你的那面‘记功金牌’,便足以免你今日之罪。
你取出来给大家瞧瞧吧!”显然,杨家将确实存在于天龙时代。
如此看来,杨四郎作为萧远山的汉人师父是合理的。
理清了这一层关系,还能揭开扫地僧的神秘面纱。
三、扫地僧的真实身份
在天龙时代,有杨家将和杨四郎,那么出家的杨五郎又去了哪里?原来,杨家将与辽国对敌前,杨业曾率其七子上山拜佛以祈求平安。
智聪禅师悟出天机,预知杨家将此去凶多吉少。
但天机不可泄露,智聪禅师只给杨家将一个小盒子,嘱咐在危难时打开。
金沙滩一战,杨家将大败,杨四郎被俘,而杨五郎则想起了那个盒子,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剃刀一把,度牒半纸。
杨五郎立即会意,剃发为僧。
金庸可能以杨四郎为原型,塑造了萧远山的汉人师父,又以杨五郎为原型,创造出甘愿在少林寺扫地的超级高手。
如此一来,扫地僧为何要救萧远山就能解释通了,因为他看出了萧远山的身手,知道他是杨四郎的传人。
此外,杨四郎是萧远山的师父,等同于萧峰的太师父,而扫地僧是杨四郎的亲弟,萧峰得知扫地僧是太师父的兄弟后,按辈分,他要不要跪拜行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