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精彩的红色水幕电影,吸引了众多游客,追忆长征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每到周末夜晚,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的新长征广场上,都会出现一幅壮观景象:绚丽的水幕在深蓝色夜空下翩翩起舞,讲述着8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长征故事。这场名为“长征记忆”的大型红色水幕电影,已成为当地吸引游客的热门项目。

水幕电影以于都河为背景,通过声光电技术,将观众带回到1934年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夜晚。从红军和当地群众的准备工作,到战士们渡河的艰辛,一幅幅动态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中,谢宝金背着68公斤重的手摇发电机从于都走到延安的故事,更是让人为之动容。这位原本是矿工的普通青年,志愿加入红军,在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将发电机完好无损地送到目的地,展现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意志。

这种创新的红色旅游形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携程旅行网的数据显示,红色景区的游客中,“80后”和“90后”占比高达67%。在江西于都,青年游客不仅参观中国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还喜欢品尝红色主题美食,观看水幕电影,学习制作草鞋,尝试脐橙采摘,甚至住进红色主题民宿。这种全方位的深度体验,极大地提升了红色旅游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红色水幕电影之所以能吸引年轻人,关键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参观讲解”模式,转而采用“参与互动”的方式。正如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所说,超过40%的青年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兴趣点在于“喜欢沉浸式的体验”。水幕电影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增强了代入感和参与感。

此外,红色水幕电影还巧妙地将红色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例如,在讲述长征故事的同时,融入了当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如电影中所呈现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叙事方式,让年轻人更容易产生共鸣。

红色水幕电影的成功,为未来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它告诉我们,传承红色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表达方式。通过科技手段,可以让静态的历史变得生动鲜活;通过沉浸式体验,可以让抽象的精神变得具体可感。只有这样,才能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于都的红色水幕电影,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告诉我们,红色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让历史与现实对话,让过去与未来相连。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不仅是观众,更是参与者和传播者。只有让年轻人真正走进历史,才能让历史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