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码作废了,别忘了你所有详细资料还绑定着,解绑方法来了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行程码,这个曾经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程序,如今已经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它的离去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个人信息也随之消失。相反,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曾经与行程码绑定的个人信息,成为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行程码的诞生源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健康证明,它记录了我们的身份信息、健康状况和出行记录。在疫情防控期间,行程码几乎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通行证”,无论是进入商场、餐厅,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需要出示这个小小的二维码。

然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行程码的作用逐渐减弱。2022年12月13日,工信部宣布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所有查询渠道同步关闭。这意味着,我们再也无法通过行程码查询自己的行程信息和风险等级。

尽管行程码已经下线,但我们曾经绑定在上面的个人信息却未必随之消失。工信部的声明中提到,用户可以在下线前下载本地纪念快照留存,但如果没有下载或删除了快照,具体的数据删除时间和方式就不得而知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三大运营商虽然表示将逐步删除所有通信行程卡用户的数据,但具体的删除时间和方式并未公布。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仍然存在于某个未知的角落。

正是出于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考虑,解绑行程码变得尤为重要。解绑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也是遵守相关规定的必要之举。那么,如何解绑行程码呢?

首先,打开手机上安装的行程码APP,如健康宝、支付宝健康码等。接着,找到“我的”或“个人中心”的选项,点击进入。在“我的账号”或“个人中心”的页面中,寻找“注销账号”或“删除账号”的选项,点击进入。根据系统的提示输入相关信息,如手机号、验证码等,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或“提交”按钮。等待几秒钟后,系统会提示“注销成功”或“删除成功”,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解绑了行程码和个人详细资料。

解绑行程码后,我们的个人信息和出行记录将不再保存在系统中。但为了备案和后续需要,建议截图或打印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证明等重要证明材料。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护好个人手机号和密码,切勿随意泄露给他人。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帮助我们享受更便捷的服务,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利用的工具。因此,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更是我们的责任。

行程码的下线,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个人信息保护的机会。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中,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