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史丨高贵乡公之死,与司马家的诅咒

发布时间:2024-09-18

当代很多人谈起晋朝,尤其是西晋,往往持有两种态度。
一是感到十分陌生。
毕竟如果不是历史爱好者,很难对西晋有深入的了解。
毕竟东晋尚且有谢道韫、陶渊明、王羲之等名士提高知名度,而西晋呢?另一种则是充满鄙视:因为在西晋统治的几十年间,出现了诸如痴儿太子、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等让人不忍直视的历史事件。
此外,更让部分历史爱好者鄙视西晋的,莫过于当年曹魏皇帝曹髦之死。
1、司马家族的起家 司马家族能夺取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 ,实属历史的偶然。
曹魏的奠基人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他的权力 ,并在不久后迫使汉献帝禅位给自己,于是曹魏正式建立了。
根据《晋书》记载,曹操生前对司马懿相当忌惮,甚至多次谋划要除掉他。
不过这一说法个人觉得存疑,或许后世史官有所夸大。
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就积极支持曹丕,所以在曹丕成为大魏皇帝之后,对司马懿自然是积极重用。
不过,这些重用也是在可控范围内进行的。
曹丕在位几年后便去世了,曹睿继承了皇位
在曹睿统治时期,司马懿依旧被重用:当时蜀汉不断北伐曹魏,朝廷需要司马懿这类人才。
不过变故也在此时发生:曹丕和曹睿父子寿命短暂,所以曹睿临终时,其继承人曹芳年仅八岁,无法亲政。
于是曹睿在临终时将托孤大任交给了曹爽和司马懿。
这其中个人觉得曹睿也有让二人互相牵制的考虑:曹爽虽然是宗室成员,但因宗室身份有着篡位的可能性。
因此曹睿让司马懿也成为托孤大臣。
曹睿死后,最初大权掌握在曹爽手中,司马懿受到了压制
如果剧本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司马懿或许难以翻身,但曹爽却是个草包,最终被司马懿抓住机会并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此后,大魏帝国只剩下司马懿一个辅政大臣,大权落在他手中。
然而,此时司马懿和当年的曹操不同,曹操是基于军阀基础上的权臣,而司马懿是通过夺权手段成为的权臣,因此司马懿的地位并不稳固。
就如曹操弄权时代有人反对一样,司马懿也面临着反对势力。
如同汉献帝研究谋害曹操一样,曹芳也在谋划除掉司马懿的继承人司马师。
不过相比于曹操父子,司马师显然没有那么自信:汉献帝多次谋害曹操,但曹操父子始终对汉献帝以礼相待。
而司马师不敢效仿曹丕直接称帝,而是选择废黜曹芳,立曹髦为帝。
但司马师也没有掌权多久就去世了,大权由司马昭继承。
此时司马家经过两代人的发展,已具备了篡位的实力。
于是司马昭开始考虑篡位。
然而,曹髦对司马昭的行为忍无可忍,誓言带领少数侍从讨伐司马昭。
2、曹髦之死 曹髦带着侍从准备与司马昭短兵相接,这一情形让司马昭的部将和士兵们都很震惊:虽然曹髦是个傀儡皇帝,但他毕竟是天子。
在曹魏之前的历史中,也发生过权臣谋害天子的事件:如东汉跋扈将军毒死东汉小皇帝,秦末赵高派人杀死秦二世。
但这些行为都是秘而不宣的。
因此负责围堵曹髦的士兵们都不敢真的对天子动手。
然而,眼看局势失控,司马昭的谋士贾充忽悠成济去杀曹髦。
成济头脑简单,当真杀了曹髦
这样一来,司马昭的统治危机暂时解除。
然而, 这种光天化日之下杀害天子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因此,司马昭为了平息众怒,最终处死了成济。
然而,尽管如此,后世仍然认为曹髦之死是司马家族丧失底线的表现。
甚至在西晋时期,有大臣以此调侃贾充,让他探讨高贵乡公(曹髦)之死的过程。
东晋时期,一位皇帝得知曹髦之死的前因后果后,也曾感叹:如果司马家族能做出如此无底线的事,恐怕晋朝的国运也不会长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