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海港大桥何时建造?为什么说它是建筑奇迹?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1932年3月19日,一座钢铁巨龙横空出世,横跨悉尼港,将澳大利亚最繁华的城市一分为二。这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悉尼海港大桥。

这座大桥的建造历时8年,耗资625万澳元,直到1988年才完全付清。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40多年里,悉尼人一直在酝酿建造这座大桥。1857年,悉尼工程师彼得·翰德逊绘制了第一张设计图,但真正动工却是在几十年后。

1923年7月28日,大桥正式破土动工。1600多名工人参与了建造,其中16人不幸在施工中丧生。1930年8月19日,两个半拱首次接合,标志着大桥主体结构完工。1932年3月19日,大桥正式通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孔拱桥。

悉尼海港大桥的工程难度令人惊叹。它全长1149米,宽49米,主拱长503米,桥面距水面58.5米,拱顶距水面134米。两个钢拱脚搭在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拱座上,拱座高12米,拱脚与拱座以大滚珠铰接在一起。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大桥的稳固,还允许万吨级货轮自由通行。

大桥的建造过程中充满了创新。在合龙后,工程师们用千斤顶在拱顶调整应力,使拱桁上、下弦杆受力均匀,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安全性。为了证明设计的合理性,大桥在通车前进行了严格的承载力测试,包括600万人过桥和96台蒸汽机车通行。

悉尼海港大桥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悉尼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它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连接了南北两岸,促进了经济发展。大桥的设计负荷是每小时通行汽车6000辆、火车和电车128列,还可通行几万人。如今,每天有近200万辆车从桥上通过,完全采用电脑监控。

从文化角度看,悉尼海港大桥已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与悉尼歌剧院并称为悉尼的“双子星”。它不仅是连接城市的纽带,更是国家精神的象征。每年的新年焰火表演,大桥都会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吸引超过50万人前来观看。

悉尼海港大桥的建造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创新,它的存在不仅改变了悉尼的城市面貌,更成为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座“大衣架”不仅是一座桥,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梦想与现实的纽带,永远闪耀在澳大利亚的天际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