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逝者如斯”中,“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逝者如斯”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边,感叹时光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成为了后世形容光阴似箭的常用语。

“逝”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丰富的含义。《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往也”,即离去、前往的意思。在《诗经》中,“逝”字常用来表示离去或前往某地,如“谷旦于逝”(《诗·陈风·东门之枌》),“君子可逝也”(《论语·子罕》)。此外,“逝”字还用来指死亡,如“逝世”、“长逝”等。这种含义的演变,反映了古人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在“逝者如斯”这个成语中,“逝”字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再仅仅指具体的离去或死亡,而是抽象地指代时间的流逝。这种用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的独特理解。古人将时间比作流水,既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不可逆性,又暗示了时间的宝贵和易逝。

值得注意的是,“逝”字在《论语》中的使用并非仅限于描述时间。孔子在感叹时间流逝的同时,也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断学习和进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释为“进学不已”,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解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现代语境中,“逝者如斯”这个成语的含义有所扩展。人们不仅用它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还用来表达对逝去事物的怀念和感慨。例如,有人将“逝者如斯”与“生者如斯”并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珍惜。这种用法反映了现代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总的来说,“逝者如斯”这个成语及其核心“逝”字,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时间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珍惜时间,不断进取,同时也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成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