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全岛封关:告别内陆身份,迎接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迎来关键节点。2023年4月3日,海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斌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海南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话题更是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那么,什么是“全岛封关”?简单来说,就是将海南全岛打造成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一线”指国境线,意味着海南与全世界的联通将更加顺畅,岛内将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二线”则是指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的分割线,在此进行适度管制,以保障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统一和做好与内地税制落差的衔接。

这一政策将为海南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利好。对海南居民而言,出入境从事经贸活动将更加便利,进口业务零关税、跨境资金流动自由等措施将大幅提升生活幸福感和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信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分析,封关后推行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优惠政策将更全面细致,有利于海南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发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对于岛外居民,封关同样带来诸多便利。低增值税和零关税将降低外来人口到海南创业的机会成本,吸引更多人才到海南发展。同时,岛外消费者到海南购物将享受到更便宜的价格,进一步刺激消费。

从整体经济角度看,全岛封关将推动海南更多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繁荣发展。专家分析,当离岛免税转化成落地免税后,无论是海外人员还是境内其他区域人员进入海南,都能享受到进口商品免税的待遇,带动进口规模大量增加。同时,境内其他区域商品进入海南视同出口,海南的出口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全岛封关并非简单复制香港或济州岛模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指出,海南自贸港应该有自身的特色,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条件,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他认为,海南应该发展以服务贸易为主体的自贸港,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数据贸易等方面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为了确保2025年底前全岛封关运作,海南已全面启动相关准备工作。王斌介绍,这包括64项工作任务、31项建设项目(如口岸建设、海关查验设备等)和27项压力测试事项。目前,总投资约117亿元的25个全岛封关运作第一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不仅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它将为海南省引进更多优质商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岛内商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海南省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高地,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和优质资源流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岛封关运作的推进,一个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正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将改变海南岛的命运,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2025年海南全岛封关运作的正式到来,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