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发动机早已量产,变速箱为何迟迟未出?奇瑞:二十年磨一剑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奇瑞汽车在发动机和变速箱自主研发上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奇瑞的自研发动机已经实现量产,并获得市场认可;另一方面,变速箱的研发却迟迟未能取得突破。这种反差背后,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在核心技术攻关上的艰辛历程。

在发动机领域,奇瑞可谓硕果累累。从1999年第一台发动机下线,到如今ACTECO系列发展到第三代,奇瑞在发动机技术上不断突破。第三代2.0T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261Ps,扭矩400N·m,性能已接近宝马等国际品牌。这不仅体现了奇瑞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其在发动机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变速箱研发上,奇瑞却遭遇了重重困难。虽然早在2009年就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自主专利的CVT变速箱,但后续发展并不顺利。目前奇瑞主力车型搭载的变速箱,大部分仍依赖第三方供应商。这种局面不仅增加了成本,也限制了奇瑞在动力总成匹配上的自主性。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变速箱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其次,奇瑞在品牌战略上曾出现失误,影响了整体发展。此外,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品牌在变速箱技术上占据优势,也给奇瑞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面对挑战,奇瑞并未放弃。近年来,奇瑞在技术研发上采取了多元化、模块化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8个研发中心,形成了约2.5万名工程师的庞大研发团队。在技术体系上,从整车技术拓展到底层技术,打造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等五大技术体系。这种全方位的技术布局,为奇瑞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在新能源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鲲鹏DHT混动系统采用1.5T发动机加前后双电机的配置,最大输入扭矩可达510Nm,实现了高性能和低油耗的平衡。这表明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正在快速提升。

回顾奇瑞的技术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国汽车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虽然在变速箱研发上遭遇挫折,但奇瑞并未放弃自主创新的努力。随着技术积累的加深和市场经验的丰富,相信奇瑞终将在变速箱领域取得突破,实现真正的“三大件”自主化。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像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既要面对国际品牌的竞争,又要承担引领行业创新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投入研发,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奇瑞这样的中国车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为全球汽车产业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