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老金上涨了! 有三类人涨得多,看看有没有你

发布时间:2024-08-29

Image

2024年,中国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再次上调,涨幅为3%。这一消息无疑给1.4亿退休人员带来了利好,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3%的涨幅。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发布的通知,2024年养老金调整将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的各类退休人员都按相同金额上调。挂钩调整则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由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决定。适当倾斜则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予以照顾。

在这样的调整方案下,有三类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养老金增长:

首先是工龄长的人。以河南省2023年的调整方案为例,每满1年工龄上涨1.2元。这意味着,20年工龄的人能涨24元,而30年工龄的人能涨36元。山东省则采取阶梯单价模式,工龄15年及以下的每满1年涨1.2元,16年到25年的每满1年涨1.4元,以此类推,最高工龄单价是2元。这种调整方式双重体现了长缴多得的思想。

其次是养老金高的人。养老金挂钩调整通常采用挂钩比例,即用个人养老金乘以挂钩比例。例如,河南省2023年的挂钩比例为1.1%,山东省为1.25%。这意味着,养老金越高,调整金额越高。以3000元养老金为例,在河南省能涨33元,在山东省能涨37.5元。

最后是高龄退休人员。除了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外,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还能享受高龄倾斜调整。以70岁为门槛,各地通常会对年满70岁及以上的退休老人再增发一笔基本养老金。例如,浙江省2023年对女职工年满65岁就能享受年龄倾斜调整。

然而,2024年3%的养老金涨幅相比往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2023年物价上涨仅0.2%,预计今年物价上涨幅度有限,因此养老金涨幅可以较低。同时,“现收现付”制下,养老金支出压力越来越大,而缴费筹资端受到“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影响,以及企业缴费比例下降,导致收入端压力增大。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养老保险基金的额度有限,在降税减负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很难大幅增加补贴。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涨幅下降无疑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有网友表示:“百分之三太可怜了,物价却偷偷在涨,去市场看看所有东西都涨价了,工资高的无所谓,工资低的感觉像是没涨,一个月生活下来都不宽裕。”这反映出低收入退休人员对养老金涨幅下降的担忧。

面对这一情况,国家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完善养老金制度。例如,鼓励生育,探索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等,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确保退休人员的权益,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水平。同时,也需要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