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制动干地40米刹停,到了湿滑路面300米+,差距何以这么大?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在干地路面上,一辆高性能轿车的 百公里制动距离可能只有40米左右。 但到了湿滑路面,这个数字可能会飙升到300米以上。懂车帝近期对几款热门MPV车型进行的测试显示, 即使是表现最好的车型,在湿滑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也超过了200米 最差的车型甚至超过了300米。 这种巨大的差异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疑问:为什么同样的车辆在不同路面上会有如此悬殊的表现?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干地路面上, 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使车辆迅速减速。但在湿滑路面上, 水膜会形成一个隔离层,大大降低了轮胎与地面的直接接触 ,从而减少了摩擦力。这就导致了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制动距离显著增加。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作用。很多人认为ABS可以缩短刹车距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ABS的主要作用是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保持车辆的转向能力。它并不能提高轮胎本身的摩擦力极限。正如一位汽车专家所言:“ABS不能缩短刹车距离。它相当于是用最合理的刹车方式在给我们制动车辆,它自己并不能提高我们本身车子的刹车极限,或者说是轮胎本身摩擦力的物理极限。”

那么,在湿滑路面上如何尽可能缩短制动距离呢?首先,正确使用ABS系统至关重要。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点刹”方式。ABS系统会自动进行快速的“点刹”,人为干预反而会降低效率。

其次,选择合适的轮胎也很关键。不同等级的轮胎在湿滑路面上的表现差异很大。懂车帝的测试显示, 使用H级轮胎的车型在湿滑路面上的表现明显优于使用V级或S级轮胎的车型 。因此,在选购车辆或更换轮胎时,应该考虑轮胎的湿地性能。

此外,保持合理的车速也是缩短制动距离的重要因素。即使是最先进的ABS系统,也无法完全弥补高速行驶带来的额外制动距离。因此,在湿滑路面上, 适当降低车速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仅依靠车辆系统是远远不够的。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才是根本。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对我来说的话,最关键的还是我们开车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不是说我反应快,我这个驾驶水平好,而是说我们开车的时候遵守交通规则,老老实实地开车。”

总的来说,在湿滑路面上缩短制动距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正确使用ABS系统、选择合适的轮胎、保持合理车速,以及提高安全意识,这些都是关键因素。只有将这些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行车安全。毕竟,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安全驾驶始终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