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你都达标了吗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Image

血糖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建议,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然而,仅仅关注空腹血糖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餐后血糖的监测同样重要。研究显示,对于糖化血红蛋白为8.5%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整体血糖的贡献度各占比50%。这意味着,要实现血糖达标,必须全面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血糖监测如此重要?首先,它可以反映人体对食物的反应。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11.1mmol/L,这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合适的食物。其次,餐后血糖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食后胰岛素分泌的能力。这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因为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阶段往往空腹血糖正常,而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非糖尿病人群的随机血糖水平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分别增加4%和5%。因此,除了空腹血糖,还应该关注餐后血糖、随机血糖等指标。

那么,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血糖监测呢?首先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其次,年龄超过40岁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的人群也属于高危人群。此外,体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以及缺乏运动、久坐的人群也应该提高警惕。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以下几点值得留意:多饮、多尿、多食但体重下降,以及视力下降、手脚麻木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预防糖尿病,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其次,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此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总之,血糖监测不应局限于空腹血糖,而应该全面关注空腹、餐后及随机血糖。通过科学的监测和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