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为何看好段智兴、看扁洪七公?金庸:把北丐的名字读一遍

发布时间:2024-09-16

《射雕英雄传》主要讲述了郭靖和黄蓉在江湖上携手闯荡的精彩故事。
虽然他们是书中的主角,占据了大量篇幅,但作为配角的五绝同样令读者们难以忘怀。
通过五绝,金庸打造出了“华山论剑”、“争夺九阴真经”等精彩故事,为《射雕英雄传》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然而,作为五绝之首的王重阳在获得《九阴真经》后不久便旧疾复发。
临终前,王重阳为何将先天功传授给南帝段智兴,而不是北丐洪七公呢? 一、钟意段智兴 王重阳并未在《射雕英雄传》中直接出现,金庸通过他人的谈话来逐渐丰满这个角色。
当年为了争夺《九阴真经》,群雄聚集在华山之巅进行比武论剑。
参赛者包括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等高手,但最终都败在了王重阳手下。
通过第一届华山论剑,王重阳不仅带走了《九阴真经》,还成为了名震江湖的天下第一。
不久后,王重阳自知时日无多,他远赴千里之外的大理王宫,将绝学先天功传授给段智兴,同时也从段智兴那里学会了一阳指。
王重阳用意十分明显,他希望通过先天功和一阳指的结合,成功击杀欧阳锋,为江湖除掉这个祸害。
同时,他也希望段智兴能传承先天功。
然而,相较于忙于政务的段智兴,嫉恶如仇的洪七公难道不是一个更好的人选吗? 二、低看洪七公 洪七公作为五绝之一的北丐,还是丐帮帮主,他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威力无穷,这也使他在高手如云的射雕时代占得一席之地。
更重要的是,洪七公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正如他自己所说:“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大奸巨恶,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老叫化贪饮贪食,小事糊涂,但从不杀错一个好人。” 可以看出,洪七公不仅扬善除恶,做事还非常严谨,为避免错杀好人,他多次核实恶徒的信息。
几年间,洪七公共除掉了231个大奸大恶之徒。
相比之下,段智兴虽然武功不弱,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岂能与洪七公相提并论? 那么,王重阳为何看好段智兴,而低看洪七公?其实,只要认真读一读北丐洪七公的名字,就能体会到金庸的良苦用心。
三、北丐的名字 众所周知,金庸貌似在写武侠小说,实则融入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
金庸酷爱读书,研读了大量中国古籍,对古典文化了如指掌,并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武侠小说中。
例如,降龙十八掌出自《易经》;黯然销魂掌源于《别赋》;凌波微步出自曹植的《洛神赋》;北冥神功则源自《庄子》。
金庸还十分考究人物的名字,如郭靖、杨康取自“靖康之耻”、杨过取自“有过改之”、慕容复的“复”象征复国、乔峰的“乔”暗示乔装身份,他的“峰”则与萧远山的“山”合称为“山峰”。
那么洪七公以及其他五绝的名字又象征什么呢? 首先看西毒欧阳锋,他是射雕时代武功最高的反派,为了夺取天下第一的宝座不择手段。
欧阳锋的“锋”取义于五行中的“金”。
再看北丐洪七公,他的“洪”有三点水,其绝招降龙十八掌中的“龙”,无不传递出洪七公属五行中的“水”。
想通这一点,再来看王重阳为何将先天功传授给段智兴而不是洪七公。
段智兴的姓“段”在五行中属“火”,他的绝技一阳指乃纯阳指力,也属火属性。
即便段智兴落发为僧,他的法号“一灯”的“灯”也有火字旁。
金庸的意图非常清晰,段智兴具火属性,能够克制欧阳锋的金属性。
关于这一点,洪七公也曾说过:“那位‘南帝’功夫之强,你爹爹和我都忌他三分,南火克西金,他更是欧阳锋的克星。” 不得不佩服金庸对古典文化的掌握,这些武侠人物的名字不仅读来顺耳,还蕴含着深刻的奥妙。
有趣的是,段智兴后来练成了先天功,但他却遭遇了一场情感风波,最宠爱的刘贵妃与周伯通有染。
万念俱灰下,段智兴无心朝政,最终削发为僧,退出了江湖。
段智兴落发为僧,王重阳的完美计划随之破灭。
若干年后,欧阳锋重返中原,横行无忌,再次在江湖掀起轩然大波。
金庸正是巧妙地用“意想不到”四字,让射雕时代更加波澜起伏。《射雕英雄传》也因金庸的精心构架,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武侠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