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10个蔬菜冷知识,看看你能说出几个?
01
颜色深的蔬菜营养价值高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至少300克蔬菜,其中 深色蔬菜
应占一半。
那么,什么是深色蔬菜呢?顾名思义,就是颜色较深的蔬菜,具体可为深绿色、深红色、深黄色、深橙色及深紫色等。
它们不仅富含对健康有益的天然色素,且一般情况下,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也高于浅色蔬菜。
例如, 紫甘蓝的营养优于浅绿包菜 , 西蓝花的营养优于白色花椰菜 。
在选择蔬菜时,可以
优先考虑深色蔬菜
,并尽量搭配多种颜色,以便实现食物多样化。
常见的深色蔬菜包括:
像黄瓜和紫皮茄子,看似颜色深,但剥去表皮后其内部是浅色的,因此不算作深色蔬菜。
比如包菜,只有外层的几片绿色叶子属于深色,剥开后剩下的部分就是浅色蔬菜了。
02
蔬菜中的维生素C之王
是各种椒
在常见的蔬菜中,各类椒的维生素C含量最为突出,比如 柿子椒和彩椒 ,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是柑橘类水果的3-4倍。
实际上,虽然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更高,但因辣度过大,一次难以食用过多。
建议在炒菜或蒸菜时多使用青椒和彩椒,而对于焦糊的虎皮青椒做法则不推荐,因为这样会在局部过热,导致维生素C的损耗。
03
8种深色叶菜
含钙量高于牛奶
许多深色叶菜的钙含量往往会超过牛奶,其中
荠菜的钙含量接近于牛奶的三倍
!
尽管蔬菜中的钙吸收率通常不及牛奶(个别植酸较少的十字花科蔬菜可能超过牛奶),但考虑到我国大多数人喝奶不足,日常钙的摄入量偏低,适量增加蔬菜的食用量,还是有意义的。
此外,蔬菜中草酸等成分对钙的吸收有一定影响,但通过焯水等方法可以去除这部分成分。
04
炒菠菜不建议隔夜吃
菠菜
熟后不宜留到第二天再吃,最好是现做现吃。
这是因为菠菜作为一种容易从土壤吸收 硝酸盐
的蔬菜,其硝酸盐在酶、微生物、空气和温度的影响下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久放后, 其亚硝酸盐的产生量高于其他常见蔬菜 。
研究发现,熟菠菜如果冷藏16小时,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超过国家标准(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蔬菜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应小于20mg/kg),而若是在常温下存放则含量更高。
因此,菠菜最好是一次性吃完,不要剩下。
即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达不到急性中毒的量,但在体内能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
偶尔吃没事,但如果积累太多风险就会增加
。
05
速冻蔬菜有时比鲜菜更好
在长途运输中,蔬菜可能在完全成熟前就被摘除,运输中的呼吸作用会导致蔬菜中的养分(如维生素C)持续减少,使其风味及营养在送到消费者手中时并不理想。
与此相比,商业速冻蔬菜通常是在完全成熟、营养密度最高的时候采摘,并快速在-30℃以下冷冻,之后在-18℃下保存。
一般在冻之前会进行
漂烫
处理,以使蔬菜中的酶失去活性,避免储存期间的氧化反应。
同时,漂烫的水中通常会添加少许维生素C,以降低抗氧化成分的流失。
冷冻后,进行 真空包装 ,进一步减少氧化的可能性。
如此加工的蔬菜,其 风味、形态能被较好地保留 ,在膳食纤维、矿物质及类胡萝卜素等方面几乎未损失,某些 多酚类抗氧化剂在储存中可能反而增加 。
且速冻蔬菜避免了清洗、挑选等繁杂步骤,直接快炒或蒸熟即可,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06
蔬菜体积大,吃不下咋办?
榨汁饮用是一种好方法!
堪称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300-500克(生重)的蔬菜实在难以达到?
不妨榨汁喝!
我们一般不推荐用水果榨汁,因其有三大缺点:
① 榨汁过程中破坏了植物细胞壁,果汁的游离糖浓度会大举上升,导致血糖反应增加。
但 蔬菜本身含糖量极少,榨汁就没有其顾虑 。
② 榨汁容易让人摄入过快、过量。
一杯未加水的鲜榨橙汁,相当于在短时间内吃掉好几颗橙子,增加代谢负担。
但在家用餐的目标是尽量多摄入蔬菜,因此选择榨汁会大大减轻负担。
③ 水果可以直接生吃,不需要任何加工,而蔬菜的烹饪则通常比较繁琐,因此榨汁是个省事的选择。
当然,榨汁过程中也会流失部分维生素,建议在榨汁前先用沸水烫10-15秒,以达到灭活酶的目的,减少营养损失。
榨汁后可以轻松摄入大量蔬菜,因此整体营养摄入量也不应该少。
07
茄子爱吸油
但适合减肥者食用
茄子含水量高达91%-93%,干物质不足10%,而脂肪含量仅有0.1%-0.2%,总碳水化合物大约为5%。
每100克的茄子热量 不到25卡路里 ,尤以紫皮长茄子最低,仅18大卡,这意味着吃一斤(500克)的热量也只有125卡路里,估计再多你也吃不下,所以 茄子适合减肥期间食用 。
然而,茄子的低热量只适用于未添加油的情况下,一旦遇油便会被其疯狂吸收!越美味的红烧或鱼香茄子,油分越多。
因此,制作茄子时应适量放油。
或许有朋友会问,没油怎能做好茄子,其实你可以尝试
四种少油也美味的茄子做法
,其中就包括中东茄子酱的做法,戳这篇旧文→这种爱吸油的蔬菜,然而却很适合减肥!
08
甲状腺结节患者
可适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硫代葡萄糖苷和吲哚类化合物,其代谢产物——甲状腺肿素与硫氰酸盐会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收。
反之,甲状腺疾病的成因与碘代谢密切相关,因此常有观点认为甲状腺患者需避免食用十字花科蔬菜。
不过实际上这并不绝对,具体要看 食用方式及量的大小 。
不同十字花科蔬菜相应的含量差异较大,只有在长期大量(持续数月,每天生吃超过1kg西伯利亚羽衣甘蓝、高丽菜及抱子甘蓝)食用这些对甲状腺可能造成损害的蔬菜时,才会有风险。
有病例显示,纽约一老年女性坚持每天生吃1.5kg大白菜,几个月后患上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烹饪方法也会影响含量,经过高温长时间加热后含量会明显减少。
因此,若有担忧可选择 含硫代葡萄糖苷与吲哚类化合物含量较低的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萝卜及西兰花 ,并采用 较长时间的煮或炖
的方法。
关注大家关心的
甲状腺结节
,碘摄入的不足与过量都可能增加发病率。
若你因 碘摄入过量
导致,则适量多吃十字花科蔬菜是无妨的。
若因 碘摄入不足 (缺碘或导致疾病),即可参考缺碘地区的民众或已经出现甲状腺肿的患者,在正常摄入碘盐,并接受治疗的情况下,适当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并无问题。
但如果缺碘且未吃碘盐,或是疾患未愈且每日生吃大量十字花科蔬菜,这将可能导致甲状腺肿或加重原有的病情。
有研究显示,吸烟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对于日常吸烟者来说,特别是重度吸烟者, 不如先戒烟 ,而非过度担忧十字花科蔬菜的摄入。
09
四季豆不能生吃
在植物中,特别是豆类种子中普遍存在一种叫红细胞凝集素的物质,可能对我们造成毒害。
不同植物中的凝集素毒性不同,常见的嫩豆蔬菜中,四季豆凝集素的毒性较高,风险更大。
豆类中还有另一种毒素——皂甙,同样有毒,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去除这两种毒素的有效方法是将其用水煮沸20分钟。
相比之下,炒的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生吃时风险更大。
有编辑在尝试炒四季豆时,因口味尝试而进医院的经历,也有读者分享过类似体验:
其他豆类的风险较低,但也存在一定隐患,偶尔也会出现中毒,建议即便是荷兰豆,也最好先焯水再炒。
10
不吃蔬菜没有完美替代品
蔬菜不仅提供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同时热量低且饱腹感强, 没有任何单一食物能够取代蔬菜 ,如希望弥补蔬菜营养的不足,需要对整体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或许你会问,服用补充剂不就行了?
补充剂也无法替代蔬菜
。
众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增加蔬菜摄入能预防及改善多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还能降低食道癌、结肠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如果大家都能够摄入足够的蔬菜,每年在全球能避免780万起不必要的死亡。
然而,在预防慢性病的作用上, 尚未有证据表明补充剂能产生与吃蔬菜相同的效果 。
当然,若你的饮食严重缺乏蔬菜,适当服用一些复合型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或可有所帮助,但 依然不如多吃蔬菜有效 。
你知道多少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