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彩礼大比拼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河南彩礼问题再次引发热议。近日,一则“河南某地全款买车买房之后还要二三十万元彩礼”的消息在网上流传,让“天价彩礼”这一老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事实上,河南各地的彩礼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以郑州为例,一般彩礼钱在6万元左右,还会加上一些三金首饰衣服等礼品。而在洛阳,彩礼通常在3万元以上,有时还会加上汽车作为陪嫁。相比之下,鹤壁的部分县城彩礼标准高达“三斤百元钞票”,即约15万元。这种地区差异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习俗的差异。

高额彩礼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是性别比例失衡。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彩礼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全国各地出生性别比的一种折射。其次是攀比心理作祟。在一些地区,彩礼已成为衡量家庭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标尺。此外,一些女方家庭存在“劫老济小”的心理,希望通过高额彩礼为子女未来生活提供保障。

面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采取措施。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提出治理目标是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持续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也出台了具体措施,如河南省宁陵县将婚丧礼俗规定普遍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彩礼不高于3万元。

然而,治理高额彩礼并非易事。正如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所言,“天价彩礼”现象,仅靠一纸禁令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更重要的是加强宣传,持续改善社会风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鼓励其将抵制高价彩礼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组织章程中。其次,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好亲戚、朋友、家人的思想工作。再次,要加强宣传引导,传播婚事新办简办、“低彩礼”“零彩礼”典型案例和典型事迹,激励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结合,而不是彩礼的交换。正如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姜孝贤所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制度”的确立,彩礼的补偿性功能本应弱化,礼仪性功能应该增强。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健康的婚俗新风,让婚姻回归爱情的本质,让彩礼回归礼仪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