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2024年上半年,深圳各区GDP成绩单出炉,展现了这座创新之城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区域协同的生动图景。
南山区以4495.34亿元的GDP总量稳居榜首,同比增长5%。作为“中国硅谷”,南山区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上半年,南山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245.4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249.57亿元,增长4.1%。南山区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和数字创意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福田区以2742.74亿元的GDP总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长4%。作为深圳的金融和商业中心,福田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显示出良好的发展韧性。福田区正积极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1+N+X”体系,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等高端服务业。
宝安区以2567.54亿元的GDP总量排名第三,同比增长6.3%。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宝安区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展现出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宝安区正高标准规划建设石岩智造城,力争到2030年片区工业产值达到1万亿以上。
龙岗区以2500.99亿元的GDP总量位居第四,同比增长9%。龙岗区上半年工业增加值1165亿元,增长14.4%,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龙岗区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落地100个全域全时场景标杆项目,集聚300家人工智能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深汕特别合作区以65%的GDP增速领跑全市,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上半年,深汕合作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6%,展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深汕合作区正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已实现单班达产,每天产量达到750辆。
从整体来看,深圳各区经济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形成“四大千亿区”,引领深圳经济发展。同时,龙华区、罗湖区、光明区、坪山区等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为深圳经济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然而,深圳各区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平衡性。南山区、福田区等中心城区的GDP总量远超其他区,而深汕合作区、大鹏新区等区域的GDP总量相对较小。这种不平衡性既反映了深圳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也凸显了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潜力和挑战。
展望未来,深圳各区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也要注重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