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著名书法家谭延闿,15幅颜楷立轴欣赏:力道沉郁、貌丰骨劲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民国时期,有一位政治家兼书法家,他的楷书作品被誉为“湘绮一派”,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就是谭延闿,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同时也是“国民党四大书法家”之一。

谭延闿的书法成就,首先体现在他对颜真卿楷书的继承和发展上。他的颜楷作品,如《楷书中堂枯树赋》,充分展现了颜体的精髓。正如一位书法爱好者所言:“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其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竖画多用悬针法,起笔沉着稳重,顿挫有力,使人感到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这种“力道沉郁、貌丰骨劲”的特点,正是谭延闿颜楷作品的最大特色。

然而,谭延闿的书法并非简单的模仿。他在继承颜真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多位书法大师的精华。据记载,谭延闿的书法之路深受四位书法大师的影响:南北朝的张黑女、唐朝的钟绍京、北宋的米芾,以及清代的赵之谦。这些大师的艺术精髓,都融入了谭延闿的书法之中,使他的作品独具魅力。

谭延闿的书法作品,不仅体现在楷书上,他的行书作品同样令人惊艳。如《行书散尽老来七言联》,纸本行书,176.2×45.7cm×2,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作品笔法流畅,结构严谨,充分展现了谭延闿行书的功力。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谭延闿的行书是将刘石庵与钱南园相互熔于一炉。其点画之丰满圆润、挥洒从容乃似石庵,而浑健苍劲,体势阔疏朗,气势夺人处又似南园。”

谭延闿的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在社会生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他为毛泽东创办的文化书店题写的“文化书店”匾额,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不仅体现了谭延闿的书法造诣,也反映了他与当时社会名流的交往。

谭延闿的书法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更体现在他对后世的影响上。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本。正如一位书法爱好者所说:“他的书法,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都后人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很多朋友都以他的书法作品作为字帖进行临摹学习。”

谭延闿的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书法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今天,当我们欣赏谭延闿的书法作品时,不仅是在欣赏一种艺术,更是在感受一种文化的魅力,一种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