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当单位究竟读shi还是dan?看完你也许会觉得学白上了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一石米”的“石”究竟读“shí”还是“dàn”?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发了语言学界和普通民众的广泛争议。近日,央视热播剧《风起陇西》中的一句台词“减俸禄十石”,就因为“石”字的读音而遭到网友质疑。

事实上, “石”作为计量单位的读音争议由来已久。 在古代文献中,“石”字的读音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中提到,“石”作为计量单位时读音为“shí”。 直至清朝的《康熙字典》问世,这个读音仍被沿用。 然而, 从唐代开始,“石”在民间逐渐被读作“dàn”。 这种读音的变化反映了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演变的特性。

那么,在现代汉语中,“石”作为计量单位究竟应该读什么?《新华字典》最新版(第12版)给出了明确答案:“石”在作为计量单位时,读音为“dàn”。字典中解释道:“此义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这一解释体现了语言规范与历史传统的平衡。

然而,仍有一些专家学者坚持认为“石”应该读作“shí”。他们认为,现代人应该尊重古音,保持语言的纯洁性。这种观点反映了语言使用中的“复古”倾向。但我们需要认识到, 语言是活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正如《洪武正韵序》中所言:“古语之音只取谐协,所以皆能相通。”

事实上,语言的演变往往是由民间“约定俗成”的结果。正如安徽的“六安”中“六”读“lù”,浙江“台州”的“台”读“tāi”一样,“石”读作“dàn”也是长期语言使用的结果。这种变化并非错误,而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应该尊重《新华字典》等权威工具书的解释,将“石”作为计量单位时读作“dàn”。这不仅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也体现了对语言自然发展规律的尊重。当然,了解“石”字读音的历史演变,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它的本质在于使用。在追求语言规范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语言的实际应用效果。正如王立群教授所言: “石”作为计量单位不读“dàn”,要读“shí”。 这种观点虽然有其学术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造成混淆。

总的来说,“石”作为计量单位的读音争议反映了语言演变与规范之间的张力。我们应该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注重语言使用的实际效果。无论是“shí”还是“dàn”,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