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镇,我的故土情结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堡镇,一个承载着我童年记忆和乡愁的地方。每当想起这个名字,我的思绪就会飘回那个位于崇明岛中部南沿的小镇。

堡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据康熙《崇明县志》记载,为防御海寇侵扰,崇明知县袁仲锡在沈安状筑堡城一座。这座方圆三里八分的土砖结合城堡,成为了日后堡镇的雏形。随着时间推移,居民日增,商贸频繁,堡城逐渐演变成了繁华的集镇。

走在堡镇的老街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正大街148号的高氏贞节牌坊,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虽历经风雨,但雕刻精美的“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图案依然栩栩如生。不远处的杜少如故居,红砖外墙、四落檐洋瓦屋顶,彰显着这位爱国实业家的不凡气度。这些古迹无声地诉说着堡镇的沧桑岁月。

然而,堡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悠久的历史,更在于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堡镇四滧村的那棵460多岁的古银杏,见证了小镇的风云变幻。每年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地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堡镇还拥有众多的生态农业基地,如崇明河蟹集团惠康基地和怡思田果蔬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鲜健康的农产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堡镇也在不断进步。新建的堡镇汽车站和社区市民健身中心,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为东部地区百姓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些现代化设施与古镇风貌相得益彰,让堡镇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镇。

对于我来说,堡镇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我情感的寄托。每当我想起堡镇,就会想起儿时在老街上奔跑的身影,想起在码头边看船来船往的时光,想起在田野里追逐蝴蝶的日子。这些记忆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如今,虽然我已离开堡镇多年,但那份故土情结却从未改变。每次回到堡镇,我都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种感觉,或许就是所谓的“乡愁”吧。

堡镇,我的故土,无论我身在何处,你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与我息息相关。因为,你不仅是我成长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