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有哪些特别之处?他们都有三点共同之处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清华大学教授王晶对500名清华学生家庭的深入调查显示,这些学生能考上清华的核心原因并不是家庭背景或个人努力程度,而是他们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间。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学霸”的传统认知 - 能考上顶尖名校的学生并非都是天赋异禀的天才,而是具备某些共同的学习特质。

那么,这些特质究竟是什么?通过对清华北大学生的长期观察,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点关键特质:

首先,他们天生偏好知识性学习,对知识的吸收力和思辨力非常强。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如果把知识比作水,这些孩子天生是一块大海绵。”这种对知识的天然亲和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如鱼得水,能够快速吸收和消化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种偏好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正如英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性格差异的40%到50%取决于遗传因素。

其次,这些学生对学习有很强的掌控感,学习内驱力强劲。对他们来说,学习就像一场游戏,是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一位考上北大的学生曾说:“在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中获得越来越强的掌控感。对于他们,学习是一种游戏,就是升级打怪,就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玩的事。”这种内在的学习动力是任何外力都无法替代的。正如家庭教育专家所强调的,没有学习内驱力,即使花再多时间和力气,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最后,这些学生都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十几年的努力。这种强大的意志力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培养。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成为他们坚持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对于城市家庭的孩子,学习内驱力则成为主要驱动力。正如一位教育观察者所言:“性格中的意志力部分必须通过一件事一件事来得到强化。”

这些特质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优势?首先,对知识的偏好使他们能够快速吸收新知识,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能够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不轻易放弃。最后,坚韧的意志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坚持到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质并非完全天生,后天培养同样重要。正如生命学家所强调的,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意志力。

最后,虽然这些特质有助于学生考上名校,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正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所说:“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

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成功的代名词。真正重要的是,无论是否能进入名校,每个孩子都应该培养这些关键特质,成为更好的自己。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