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曾是三朝之都,土耳其为何不定都这里,而选择安卡拉?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伊斯坦布尔,这座横跨欧亚大陆的城市,曾是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三个帝国的首都,见证了土耳其千年的辉煌历史。然而,当土耳其共和国在1923年成立时,却选择了位于内陆的安卡拉作为新首都。这一决定背后,折射出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远见卓识。

选择安卡拉作为首都,首先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伊斯坦布尔虽然地理位置优越,扼守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但这也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奥斯曼帝国衰落时期,伊斯坦布尔多次面临外部势力的威胁。1920年,英军甚至一度占领了这座城市。相比之下,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中部的安卡拉,周围群山环绕,战略纵深达400多公里,更易于防守。

其次,迁都安卡拉有助于推动凯末尔的现代化改革。作为奥斯曼帝国的旧都,伊斯坦布尔集中了大量保守势力。而安卡拉是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发祥地,选择这里作为新首都,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迁都还有助于平衡区域发展。历史上,土耳其的经济重心一直集中在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地区,内陆地区相对落后。将首都迁至安卡拉,带动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区域间的差距。

尽管安卡拉在历史底蕴和国际知名度上无法与伊斯坦布尔相提并论,但它作为现代土耳其的政治中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的安卡拉,虽然在经济规模上仍不及伊斯坦布尔,但已成为一个拥有500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

凯末尔的选择证明了他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他没有被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光环所束缚,而是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出了明智的决策。这一决策不仅确保了土耳其的国家安全,也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这两座城市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现代土耳其的双子星。伊斯坦布尔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而安卡拉则默默承担着国家政治中心的重任。它们的并存,正是土耳其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