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日本对侵华历史的认知偏差,源于其独特的社会心理机制和历史教育体系。这种偏差不仅影响了日本政府的政策制定,也塑造了日本民众的历史观,导致日本难以正视其侵华罪行。
日本历史教育中的问题尤为突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对抗日战争的叙述上存在明显差异。非右翼教科书虽然基本能够陈述事实,但往往在措辞上有所保留。例如,东京书籍版历史教科书在描述九一八事变时,暗示日本的侵略行为是由于“中国越来越加强了从日本手中夺回权益的行动”,这种表述实际上是在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辩护。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右翼势力的膨胀,一些有右翼背景的历史教科书开始在事实叙述上动起了歪脑筋。这些教科书对一些概念进行断章取义,试图淡化或掩盖日军的暴行。例如,自由社版历史教科书就是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推出的,这种教科书的存在反映了日本官方对右翼势力在历史教育领域影响力的态度。
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同样值得关注。安倍政府在二战历史认知问题上存在巨大偏差。安倍曾抛出“侵略定义未定论”,完全有悖于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这种态度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历史责任的公开否认,其背后是日本国内的“现实主义”文化传统、民众的“受害者”心态以及国内右翼势力的支持。
日本对侵华历史的认知偏差,还与其对国际秩序的理解有关。日本将自己视为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的积极追随者,这种认知导致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时往往采取回避态度。日本认为,只要维持与美国的关系,就可以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有利地位,因此不愿意正视历史问题。
然而,这种认知偏差正在给日本带来负面影响。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指出,日本的这种态度“势必令日本付出高昂的政治成本”。只有坦然面对、正视错误,日本才能真正解开历史的“套”,否则将被长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要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需要从根本上改革其历史教育体系,消除教科书中的偏差和误导。同时,日本政府也应该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真诚地向受害国道歉。只有这样,日本才能真正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