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近视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近年来,儿童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1.9%。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选择合适的近视治疗方法成为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目前,框架眼镜和角膜塑形镜是儿童近视矫正的两种主流方法。框架眼镜因其接受度高、更换方便而被广泛使用。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莹指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框架眼镜更容易接受。然而,框架眼镜也有其局限性,如在户外活动时可能不太方便。

相比之下,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因其夜间佩戴、白天无需戴镜的特点,受到不少家长青睐。李莹医生介绍,角膜塑形镜适合低度近视(400度以下)的孩子,尤其对控制近视发展有一定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角膜塑形镜并非适合所有孩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唐思梦指出,角膜塑形镜的适应症包括年龄在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在100度至500度之间等条件。

除了这两种方法,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也被用于控制近视发展。唐思梦医生表示,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配合其他近视防控手段使用,但可能会引起瞳孔散大、畏光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方法,定期检查都至关重要。李莹医生建议,13岁之前的孩子应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视力和瞳距。唐思梦医生则强调,佩戴角膜塑形镜后,每2到3个月需要进行复查。

然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只是近视防控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指出,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对防控近视至关重要。唐思梦医生也建议,孩子们每天应保持2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时间。

此外,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也很重要。沈海屏表示,要分年龄段限制视频类电子产品使用。唐思梦医生则提醒,即使是佩戴了角膜塑形镜或使用了其他近视防控手段,也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总的来说,选择适合孩子的近视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家长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同时,要记住,任何治疗方法都只是辅助手段,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是防控近视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