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内部强推的3大营销模型:AIPL、FAST、GROW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阿里巴巴提出的AIPL、FAST、GROW三大营销模型,正在成为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和增长的关键工具。在互联网人口红利见顶、存量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些模型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营销思路和方法论。

AIPL模型首次实现了品牌人群资产的定量化和链路化运营。它将消费者划分为认知(A)、兴趣(I)、购买(P)、忠诚(L)四个阶段,帮助企业精准定位不同阶段的消费者,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例如,某品牌通过分析发现其“A人群”数量不足,于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投放拉新,最终成功扩大了品牌认知人群规模。

FAST模型则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衡量消费者运营的健康度。它包括全网消费人群总量(F)、高价值人群总量(S)、人群转化率(A)、会员活跃率(T)四个指标。通过FAST模型,企业可以全面评估自身的消费者运营状况,并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惠氏公司在应用FAST模型后,实现了人群运营健康度的全面提升,消费者资产增长超过50%。

GROW模型专注于指导大快消行业的品类增长。它包含渗透力(G)、复购力(R)、价格力(O)、延展力(W)四个决策因子,帮助企业找到品类增长的方向和抓手。例如,某乳制品品牌通过GROW模型发现其品类渗透力较高,于是决定重点提升价格力。通过推出高端产品线和升级包装,该品牌成功提升了产品溢价,实现了销售额的显著增长。

这些模型的应用效果显著。某品牌通过对双11 GMV目标进行拆解,反推出各层级人群的体量需求,并据此优化营销策略,最终实现了新老客成交额的超额完成,GMV同比增长超过2倍。另一家咖啡品牌通过GROW模型指导产品升级和跨界合作,成功提升了价格力,实现了客单价和销量的双重提升。

然而,企业在应用这些模型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模型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其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最后,营销策略的执行和落地同样重要,需要跨部门的协作和持续优化。

总的来说,AIPL、FAST、GROW三大营销模型为企业提供了精细化运营和增长的新思路。它们帮助企业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消费者行为,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些模型无疑将成为企业提升营销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