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方四岛是怎么落到苏联人手里的?

发布时间:2024-09-16

所谓“北方四岛”是日本的说法,俄罗斯则称之为南千岛群岛,指的是千岛群岛南部的择捉、色丹、齿舞和国后四岛。
二战后期,作为苏联出兵打击日本的回报,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协定》中规定:“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此后,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着上述领土。
但日本则未曾放弃收回“北方四岛”的要求。
苏军决定武力收回 千岛群岛(俄方称“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是指择捉、色丹、齿舞、国后四岛,自古以来便有日本人在此居住。
18世纪时,千岛群岛南北两部分属日本和俄罗斯。
19世纪,沙俄占领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库页岛)。
1905年,因为日俄战争失败,沙俄通过《朴茨茅斯条约》向日本转让了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岛的控制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加强了对千岛群岛的防御,集结了8万大军,修筑了9处机场,能容纳近600架飞机,其中占守岛的日军多达2.3万人,并得到了第11战车联队的支援。
1945年2月,日本即将在战败前夕,苏美英签署了关于战后日本问题的《雅尔塔协定》 ,规定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群岛,都划归苏联所有。
为了执行《雅尔塔协定》,苏联决定使用武力收回被日军占领的千岛群岛,展开了著名的“守门之战”。
1945年8月15日夜,苏军步兵第101师和太平洋舰队奉命实施登陆作战。
战役的关键是要拿下离堪察加半岛最近的占守岛,因为它拥有两处完好的海军基地——片港和柏原港,控制这里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千岛群岛。
子夜登陆发动奇袭 为取得奇袭效果,苏军选择了高难度的子夜登陆。
由于当夜起了大雾,苏军无法出动飞机支援,只能依赖岸炮和护航驱逐舰的炮火掩护登陆部队。
8月18日2时35分,苏军岸炮部队从12公里外的堪察加半岛洛帕特炮台轰击占守岛,以“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苏联舰队也将180毫米口径的喀秋莎火箭弹密集发射,压制日本人的防御。
在战役初期,日军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因为来自海上和背后的火力让他们难以判断情况。
日军司令部一时无法探明登陆的是哪支部队,直到听到战场上的俄语“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