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细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会发现,金庸笔下的主角大多都是憨厚善良之辈,如《天龙八部》里的虚竹、《射雕英雄传》的郭靖、《侠客行》的石破天,这些人虽然性情有点呆板,但在遇到奇遇后变得功夫了得,仍然保持初心,依旧虚怀若谷、真诚接人待物。
然而,金庸也喜欢给读者带来惊喜,《神雕侠侣》里的主角杨过就是一个特别的例子。
杨过聪明绝顶、英俊潇洒,有过误入歧途的经历,甚至差点成为蒙古谋害郭靖的帮手。
一、迷途知返,蜕变神雕大侠
杨过幼年时便流落街头,因缘巧合下跟着郭靖、黄蓉登上了桃花岛。
若杨过当时能老老实实跟随郭靖学习武功,也许一切会不同,但他潜藏的狡猾引起了黄蓉的戒备。
由于黄蓉的冷落和大武、小武的欺负,杨过最终被逐出了桃花岛,转而到终南山拜师学艺。
然而,杨过偏激的性格使得他最终叛出全真教,又拜入了古墓派,成为小龙女的弟子。
多年后,杨过成为了集众家之长的高手,但对生父之死仍心怀不平。
他接近郭靖黄蓉夫妇,还试图与蒙古人合作以便杀郭靖。
尽管杨过多次萌生杀害郭靖的念头,但最终打消了复仇的心思。
对杨过来说,郭靖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他说过“好人怎能错杀”,也曾表示愿意为襄阳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靖如此英雄,又怎么可能设下计谋害死他的父亲呢?在等待小龙女的16年里,杨过戴上人皮面具,化身神雕大侠在江湖里行侠仗义。
后来在铁枪庙偶遇柯镇恶等人,通过柯镇恶的诉说,杨过总算弄清了自己的生父杨康是何等人物。
即便如此,他仍认为“死者为大”,于是委托柯镇恶为杨康重新立了墓碑。
但奇怪的是,他却对母亲穆念慈的墓地不闻不问,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二、为杨康立碑,不给穆念慈扫墓
原文描述,杨过看到庙后两株大树间有座坟墓,碑上刻着“不肖弟子杨康之墓”,旁边还刻了一行小字“不才业师丘处机书碑”。
看到“不肖弟子杨康之墓”的字样,杨过怒不可遏。
首先,杨过对全真教一直有敌意;其次,他认为,即便杨康已经死去,这位道士为何仍要在墓碑上讥讽杨康?于是,杨过委托柯镇恶重新为杨康立碑,上刻“先父杨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杨过谨立”。
随后,杨过便匆匆离开,返回襄阳城。
这不禁让人觉得奇怪,杨过能为杨康换墓碑,为何不为生母穆念慈扫墓?笔者认为,杨过这样做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杨过不希望杨康与全真教有任何牵连,与其让丘处机的名字出现在墓碑上,不如刻上自己的名字。
2、杨康死后被乌鸦啄食,死无全尸,杨过为他立新的墓碑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3、襄阳城战事危急,杨过必须尽快救出被金轮法王劫持的郭襄,原文也写道,杨过回到嘉兴城买了三匹好马,迅速赶往北方,一路不停换马,不敢有一刻耽搁。
这些都或多或少地解释了杨过的行为,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杨过的生母和郭靖之间的关系。
三、杨母与郭靖的关系
看过《射雕三部曲》的读者知道,杨过的母亲是穆念慈,她与杨康相爱并生下了杨过。
但许多人不知的是,金庸最初的设定中,杨过的母亲并非穆念慈,而是一位名为秦南琴的捕蛇女。
秦南琴秀丽非凡,郭靖在与她合作捕捉毒蛇时,日夜相处,渐生情愫。
郭靖纯朴憨直,不懂得避嫌,这也让黄蓉察觉出了异常。
原文写道,郭靖与秦南琴忽然听到身后有动静,郭靖立刻起身喊道:“蓉儿!”但四下无人,只有地上一片月光。
此时的黄蓉心中愤恨郭靖与秦南琴走得过近,所以并未现身。
在后来的三联版和新修版中,“秦南琴”这一角色被完全删除,穆念慈取而代之,成为杨过的母亲,从而彻底与秦南琴摆脱了关系。
正因为如此,杨过没有考虑为穆念慈扫墓。
可能金庸在删除秦南琴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导致杨过没有去穆念慈的墓地。
不过,为了剧情的合理性和人物塑造的完整性,金庸做了这样的修改,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呢?